http://www.jrj.com 2009年01月20日 15:01
中国青年报 【字体:大 中 小】【页面调色版 ![]() ![]() ![]() ![]() ![]() ![]() ![]() ![]() |
这是张纳新人生中的第一笔金融投资。为了避免“花钱买个教训”,她选择了历史悠久的英国渣打银行。
这位天津的普通职员2007年7月在渣打银行北京中关村支行购买了两款“代客境外理财”系列产品,当金融海啸袭来,她10.2万美元的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几乎血本无归。
她原本以为,撬开自己钱包的,是看得见、摸不着的金融危机。可进入2008年下半年,她反思自己的这段经历,怀疑真正的罪魁是“渣打银行的陷阱”。因为她不明白,那份没见过的合同上,怎么会有自己的签名。
与张纳新有大致相同经历的,在全国各地有80几位。他们在网络上以“渣打苦主”的身份,互通往来,希望集体讨个说法。
“渣打苦主”们相似的经历是:信任渣打银行——购买代客境外理财产品——亏得一塌糊涂——怀疑银行有诈——屡次交涉未果。
北京一家中资银行雇员沙小姐也在“渣打苦主”之列。她告诉记者,自己曾质问渣打银行华北区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员:“金融风暴大家都亏钱,我能接受,我不能接受的是你骗我。”
没见过的合同上竟有亲笔签名
代客境外理财,是由具有合格的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的金融机构,聚集国内投资者的资金,投资境外金融市场的相关产品。
渣打银行2006年9月首批获准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为客户实现了个人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并因其独到的投资视角和对市场脉搏的领先把握广受投资者青睐”。
一些“渣打苦主”说,购买了产品一年之后才发觉,手中连一份合同都没有。如果发生纠纷,想起诉都难。
张纳新认为,客户连合同复印件都没有,这可能为银行的暗箱操作埋下伏笔。她对记者说,2008年10月,她才意识到,只有与渣打签过代客境外理财协议,才可以进行投资。而自己购买产品一年多了,从未见过这份协议。她几经努力,向银行方面索要了一份复印件,发现这是一份陌生的协议,可签署页上赫然有自己的亲笔签名。
她由此怀疑,是自己在银行开户时的字迹被“偷张换页”到代客境外理财协议书上。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