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5日 08:41 来源: 金融界网站 【字体:大 中 小】
内地国庆长假期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惟内房独为憔悴,销情不及之前数月,“金九银十”及“价量齐升”不再,预期在新增贷款收紧及需求放缓下,内房年内销售料较弱,相关股价恐受累。
克而瑞(中国)信息科技、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及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的“2009年第3季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显示,第3季销售前20名企业从一二线城市的收入分别为35%及59%,一线城市收入比例虽较少,惟有关城市之销情,对整个内房仍有一定指标性。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10月1日-7日,新楼签约量为1,119套,按年跌约5成,2手楼签约量也下跌逾3成,而9月整月的成交面积也比8月减少3.3%,库存更超过32万套,销售炽热程度大降。深圳及南京等地的楼市成交量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买家却步 现“价升量跌”
另上海的意向均价虽达每平方米2万人民币(下同),按年急增67%,但报道指观望人士仍占大多数,而意向销售能否最终落实,是为疑问。内地地价及房价高企,令不少买家却步,形成“价升量跌”。
内地9月新增贷款达5167亿,虽见反弹,却仍处较低水平。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表示当局一直都在关注信贷流向及风险,审计署亦在审计银行贷款去向以及中小企融融等项目,预期在本月底公布,而内银本身在应付监管当局提升拨备率外,也要控制信贷风险,防止因信贷泛滥,对资产价格构成影响,料年内新增贷款难重拾上半年高峰。
评论区查看所有评论
爱股热帖
实盘直播
焦点新闻
图说财经
特别推荐
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