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宏观债券周报——通胀走势分化,货币回归中性

  作者:海通宏观姜超等

  通胀走势分化,货币回归中性——海通宏观周报

  宏观专题: 地方GDP下修的悬疑

  三省下修GDP。内蒙古16年财政收入核减26.3%,工业增加值核减40%。天津滨海新区16年GDP由10002.31亿元下修至6654亿元。此前辽宁省披露11-14年财政收入虚增20%,其15、16年经济、财政收入增速均大跌。

  下修并非孤例,虚高有其共性。17年3季度审计署点名批评滇湘吉渝4省虚增财政收入。这些存在问题的省份具有共性:曾经增速领跑全国,但新常态下后劲不足,增速目标大幅下调;经济过于依赖投资,政府举债普遍偏高。

  数据缘何虚高?投资驱动陷阱。地方经济数据虚高缘于地方政府过度追求GDP。13年后地方政府三大融资来源(财政、土地使用权出让、融资平台)均受限,为继续刺激工业投资,个别省份向经济、财政收入数据“注水”。

  经济短期承压,债务压力上升。数据下修势必对经济形成短期冲击,要经过长期的调整才能缓慢恢复。经济、税收数据下台阶,削弱偿债保障,令地方债务压力上升,也倒逼财税改革提速。

  一周扫描:

  海外:油价创近三年新高,美元创近三年新低。上周布伦特油价一度突破70美元/桶关口,创2014年12月以来新高。欧元汇率大幅上涨,美元指数创新低的90.8。即将卸任的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认为采取财政刺激政策来推动经济,可能会令“通胀率显著超过2%”,如果美联储不得不加快加息步伐,也许会因此触发经济衰退。12月通胀进一步接近2%,也大大增加了美联储今年3月加息的概率。

  经济:出口仍高,进口大降。17年12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10.9%,增速较11月略有放缓,但在欧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复苏的拉动下,12月出口仍是较高增速。17年12月我国对铁矿石(-5.4%)、原油(-7.4%)和铜(-8.2%)进口数量增速全面转负。12月进口金额同比大降至4.5%,一方面国内部分中下游行业12月以来开工下滑,同时去年基数也略高。17年12月进出口数据印证了当前全国制造业PMI回落、需求外强内弱的格局。

  物价:通胀走势分化。17年12月CPI环比涨0.3%,同比微升至1.8%;食品价格环涨1.1%;能源价格连续5个月上涨,非食品环涨0.1%。预计18年1月CPI同比或回落至1.4%,2月或反弹至2.4%。17年12月PPI环比上涨0.8%,同比继续回落至4.9%。18年1月来国际油价续涨,煤价回升,钢价大幅下跌,去年基数抬升,预测18年1月PPI同比或继续回落至4.0%。18年食品价格在低基数效应下有望小幅反弹,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PPI将持续走弱,短期通胀走势或继续分化,CPI温和回升、而PPI继续下行。

  流动性:货币回归中性。上周R007均值上行至3.13%,R001均值上行至2.71%。DR007上行至2.82%,DR001上行至2.65%。上周央行净回笼1425亿。上周美元指数大幅回落,在岸、离岸人民币均回升至6.46。12月货币增速降至8.2%,社融和信贷也大幅下滑,再加上近期金融监管政策陆续出台,资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新规对通道业务进行全面封堵,非标融资在2018年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预测2018年的社融增速或进一步降低至10%,经济下行压力将显著增大。12月央行公开市场跟随美国上调利率幅度下降,加上新年以来3000亿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还有1.5万亿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意味着货币政策有望向中性回归。

  政策:地产调控松与紧。李克强表示17年中国GDP预计增长6.9%左右。金融时报刊文称,近期针对债券交易、同业存单、委托贷款等出台政策,明确相关指标和业务规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抓住了金融部门高杠杆问题的要害,有利于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今年以来,多座城市出台人才落户、购房政策,本次所谓的放松限购仅仅局限于扩大购房群体,而在限贷、限价、限售方面并没有任何松动。

  政金债价值凸显(社融结构分析之未贴现票据)

  ——海通利率债周报

  专题:社融结构分析之未贴现票据

  17年未贴现票据对社融贡献大幅增加。17年社融资规模19.4万亿元,同比增加9.2%。其中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由负转正、共计6364亿元,占比2.8%,而16年占比仅为-11%,对社融增量由拖累变为正贡献。

  17年未贴现承兑汇票由负转正或主因银行贴现意愿下降。票据融资分为表内和表外,表内票据融资指银行对票据进行贴现提供的融资、计入人民币贷款,而表外则是未贴现的票据。17年以来,银行信贷额度紧张,因此压缩表内票据贴现可以腾挪贷款额度,同时可以控制广义信贷增速,另外近几年的票据风险事件使得银行持票意愿下降,因此我们看到17年表内票据融资负增1.58万亿,被动带来未贴现票据金额大幅增加。

  票据贴现规模开始转正,或反映信贷需求转弱,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银行表内贷款和票据融资共同占用信贷额度,在信贷需求旺盛时银行趋于压缩票据融资额度(如2010年),而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倾向于加大票据贴现(如15年)。17年11月和12月银行表内票据贴现持续正增长,其中12月大增1800亿,而历年同期这一数据仅在08年末和11年末呈现正增长。这或许反映了年末贷款需求低于预期,银行因此加大贴现从而用足信贷额度,未来需要更多数据来进一步验证。17年末融资增速大幅下降,再加上开年以来银行委托和信托贷款监管趋严、利率上升对居民信贷的冲击,18年社融增速大概率持续回落,债市资金的供需有望得到改善。

  上周市场回顾:国开跌幅大于国债

  一级市场:利率债需求尚可,存单量价齐升。上周记账式国债发行600亿,政策性金融债发行658亿,利率债共发行1258亿、环比增加486亿,净供给-1179亿,环比减少1344亿。认购倍数整体尚可。同业存单发行3666亿元,环比增加2482亿,净发行1020亿。股份行3M存单发行利率上行14BP。

  二级市场:上周国开跌幅大于国债。其中1年期国债收于3.58%,较前一周上行4BP;10年期国债收于3.93%,较前一周上行1BP。1年期国开债收于4.37%,较前一周上行16BP;10年期国开债收于5.00%,较前一周上行8BP。

  本周债市策略:政金债价值凸显

  货币回归中性,资金波澜不惊。受食品价格季节性走强、春节错位等影响,CPI大概率会在未来几个月维持在2%上方,但依然温和,虽然油价走强,但国内其他工业品价格回落,PPI趋势仍向下,通胀短期很难对货币政策形成牵制。另外监管陆续出台之下后续融资或进一步趋紧,对经济形成压制,货币政策或逐步回归中性。为应对18年春节前期流动性,央行已提前着手准备,包括“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以及“自动抵押融资新规”。因此在年前不到30个工作日时间内,资金利率有望呈现波澜不惊情形。

  政金债价值凸显。近期国债和非国债走势出现较大分化,10年期国开与国债利差已经突破100BP,处于过去5年来高位,国开期限利差也快速走扩,曲线呈现陡峭化,或与配置行为有一定关系。首先、银行内部出现一定分化,大行资产规模增速扩张而小行收缩,在非标和同业监管趋严背景下,大行对债券配置需求或不弱,但考虑到对债市的悲观情绪以及国开国债的税收优惠差异,大行表现出小幅配置国债倾向;其次、做为配置非国债的主力机构保险、基金和券商资管,配置需求依然较弱,保险开门红情况不佳,而资管新规限制基金和券商杠杆能力,再加上本身对经济和通胀分歧较大,债市情绪偏弱,长期限国开债调整幅度较大。展望未来,不管是国开还是国债,目前收益率水平已经极具安全边际,尤其是5%左右的10年期国开债。

  风险偏好难升

  ——海通信用债周报

  专题:房地产行业融资状况跟踪。

  1)地产债券融资低迷,企业融资回归贷款。15年后发行债券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到16年三季度末应付债券已经占到上市房地产公司有息债务的26%。而17年地产债发行锐减,净融资额2342.5亿,仅为16年的23%,反映在企业债务结构上,应付债券占比回落,长短期借款重回融资主渠道。

  2)公司债尚未松绑,交易所审批略有加快。17年地产公司债仅发行823亿,不到16年的10%,23只新发小公募中有18只是在16年9月前拿到的发行批文,整体审批速度非常慢。不过17年四季度以来已经有9只地产小公募通过交易所发审会,相比前三个季度交易所的审批速度加快。

  33)房产开发贷回升,地贷、个贷续降。17年前三季度地产开发贷余额净减少500亿,但房产开发贷余额净增了1.04万亿。个人购房贷款增速拐头向下,新增居民中长贷全年累计5.3万亿,较16年少了3800亿。

  4)地产信托和资产证券化产品大增。17年前三季度新增地产信托产品8258亿,较16年同期大幅增长。当然融资成本也随之抬升,新增地产集合信托平均收益率从17年一季度的6.81%上升到四季度的7.34%。房企债券融资未松,资管新规落地后非标将受到更加严厉的管控,资产证券化产品或可满足地产企业探索融资渠道的需求。17年房地产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达到655亿,其中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的地产ABS产品最多。

  一周市场回顾:供给小幅上升 ,收益率涨跌各现。一级市场净供给-27.87亿元,仍未转正。从评级来看, AA等级占比位居第一为35%。在发行的68只主要品种信用债中有6只城投债。二级市场交投增多,收益率涨跌各现。具体来看,1年期品种中,AAA、AA和AA-等级收益率分别上行1BP、2BP和7BP,AA+等级收益基本与上期持平。3年期品种中,AA+等级收益率上行5BP,AA和AA-等级收益率上行6BP,AAA等级收益率上行7BP。5年期品种中,AAA、AA和AA-等级收益均上升3BP。AA+等级收益率上行2BP。7年期品种中,超AAA等级收益率上行5BP,其余等级收益率均上行4BP。

  一周评级调整回顾:两家主体评级上调。上周无主体评级下调,有两家主体评级上调,分别是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策略:风险偏好难升。上周信用债收益率重回上行,信用利差主动扩大。整体来看,A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3BP、AA级企业债收益率平均上行3BP,城投债收益率基本持平。下一步表现如何?建议关注以下几点:

  1)非标全面收紧。近期,一行三会联手从发行和投资端对非标进行了全面监管,发行端来看,银监会委贷新规限制委托贷款、银监会银信合作新规限制银信通道业务;投资端来看,上周证监会限制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投资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央行资管新规限制资管产品投资非标时期限错配。非标收紧对信用债影响负面,一方面,对信托依赖度最高的行业为基建和地产,信托余额分别约3万亿和2万亿,非标大幅缩量将推升城投、地产等行业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非标转标可能会加大信用债供给压力。

  2)信用利差仍趋扩大。我们于上周进行了最新的债市一致预期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投资者最看好的债券品种,选择可转债和利率债的分别占62%和27%,选择信用债的仅占23%,仅略高于非标,显示投资者对于信用债走势仍不乐观。而当前虽然信用债收益率已普遍处于历史高位,但信用利差仍在历史中位数以下,未来信用利差仍有走扩的压力。

  3)信用债风险偏好仍低。我们最新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最看好的信用债品种,选择高等级国企债和周期性行业龙头债的投资者最多,而对于民企债、低等级债、城投债都不太看好。而对于投资策略,认为未来三个月应该“降评级”和“拉久期”的均不足20%。这意味着投资者对于信用债的风险偏好仍低。未来监管压力仍大、信用风险升温,信用债风险偏好难升,维持主配高等级、中短久期的建议不变。

  关注新券低吸机会(银行转债个券分析)

  ——海通可转债周报

  专题:银行转债个券分析

  宁行转债上市。宁行转债于1月12日(周五)上市,转债平价和转股溢价率均略高于光大转债,市场对宁行转债的承接能力尚可。而宁行转债公布上市公告后,光大转债受到明显冲击,次日溢价率大幅压缩。2018年将是银行转债上市大年,目前已有无锡银行等三家城商行收到转债批文,之后还有中信银行等数只大型转债要发行,或对转债市场,尤其是存量银行转债有所影响。

  宁行转债基本面分析。宁波银行是区域性城商行,背靠长三角地区,区位优势明显。贷款业务以中小企业和个人消费贷为主,同时中间业务也快速发展。公司的亮点在于高ROE和低不良率,资产质量较高,业务有特点,业绩和盈利表现良好。转债有不错的投资价值,但近年来公司净利差和净息差有所缩窄,同时18年将有多支大型银行转债发行,或对存量银行转债有所冲击。

  光大转债基本面分析。光大银行是国内主要的股份行之一,其盈利、业绩均处于股份行中较低的位置。但不良率控制相对较好,资产质量不错。正股市值和PB估值在股份行中均偏低,今年以来业绩表现一般。中间业务目前有一定增长,但偏低的ROE和净利差、净息差依然会制约公司的盈利水平。光大银行的正股资质弱于新上市的宁波银行,未来随着中信银行等转债发行上市,或对光大转债有较大冲击。

  上周市场回顾:指数再度下跌

  上周中证转债下跌0.54%,日均成交量下降4.4%;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2.08%,中小板指上涨0.52%,创业板指数下降0.87%。个券20涨32跌,正股22涨30跌,宁行转债上市,我们一直建议关注的国资EB(4.43%)、桐昆EB(2.69%)涨幅前二(桐昆我们上周建议适当获利了结),此外涨幅较高的还有以岭EB(2.21%)、济川转债(1.95%)、宝信转债(1.66%)。

  三支转债获批文。上周海利得(10.87亿)、江阴银行(20亿)、星源材质(4.8亿)获批文;凯发电气(3.5亿)和新凤鸣(21.53亿)转债过会。此外临近春节,转债审批节奏明显放缓,目前已经连续两周没有转债发行,上周也没有新增转债预案。

  本周转债策略:关注新券低吸机会

  蓝思科技等三支转债上市。结合正股基本面和转债流动性,若蓝思转债上市首日溢价率在20%以下可关注低吸机会。具体来看,蓝思转债(48亿)将于2018年1月17日(周三)上市,截至1月12日,转债平价80.65元,参考平价相近的久其、巨化、骆驼等,我们预计蓝思转债转股溢价率将在20%左右,上市价格95-98元之间,中枢96.5元,有一定的破面风险。而航电转债(规模24亿,平价96.78元)、吉视转债(规模15.6亿,平价101.34元)均于15日(周一)上市,我们预计航电转债溢价率在8%左右,上市价格在101-108元之间,中枢104.5元左右;吉视转债的溢价率在5%左右,上市价格103-110元之间,中枢106.5元左右。

  关注新券低吸机会。从12日宁波银行转债上市情况来看,转债估值不低但也不算高,反映市场承接能力尚可。未来3个交易日将有三只转债上市且总规模不小,将考验二级市场承接能力,建议关注转债集中上市带来的低吸机会。转债在年初上涨后估值已有所修复,依旧建议关注业绩有支撑的股性转债,如金融(宁行转债、国资EB)、先进制造&新兴消费(生益、众信转债)、光伏(林洋、隆基),其次为回售条款博弈(天集EB),短期少量关注周期细分龙头交易性机会。

  风险提示:基本面变化、股市波动、货币政策不达预期、价格和溢价率调整风险。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