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米科技(HMI.O):正宗小米系赴美IPO第一股,为何说39倍PE一点都不贵?

  作者:泊车

  时值港股牛市大时代,恒指创历史新高,港股上市制度改革,创新板呼之欲出,天时地利人和港股均占尽力。17年,阅文、众安等白马公司的上市,揭开了港股新时代。在2018年,未来新上市制度下,失去了阿里巴巴的香港市场,小米的上市将会成为港股新时代第一轮高潮。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小米据悉已选定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为其今年上市的主承销商,此次IPO规模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这将成为继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上市以来科技行业最大的IPO。香港去年底推出的双重股权结构可能会更受小米青睐,小米也将成为排在友邦保险之后的港交所市值第六大公司。

  小米在短短数年的快速成长,已经形成了囊括智能电视、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音响、手机配件的庞大小米生态链。如今小米的生态链公司达到90家,其中10家估值达到独角兽级别(10亿美元),16年时候,还是只有3家满足独角兽级别,截至2017年11月,包括紫米、华米、智米、ninebot、小蚁等小米生态链公司也跻身独角兽公司行列。美国东部时间1月12日,小米生态圈的华米科技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的F-1招股书,集资规模约1.5亿美元(约11.7亿港元),市场估最终市值达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小米系的上市,不仅为不久为小米上市试水,也是雷军“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战略实现的效果,一个并肩BAT的航母级别公司即将诞生。

  一、华米与小米

  在小米的生态下,小米生态链各公司绝大部分为合作关系为主的兄弟公司关系,把投资各路朋友并将其并入体系内,小米不干涉生态中的公司的管理和运营,小米与体系内的其他生态相互补充,打造自己的国货帝国,小米提供渠道和品牌背书。华米就是生态中典型的代表。生态公司的上市,大多会成为小米的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对于小米来说,华米的上市能更快地增强小米生态圈的实力,对于华米来说,小米提供的渠道和资源帮助了公司的快速成长,两者相辅相成,这套玩法在腾讯玩得溜,在小米也似乎能行。

  2013年,黄汪的华恒科技就开始智能手表的研发,成为当时唯二出货量破10万家的智能手表团队之一。值得一提的是,黄汪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是嵌入式Linux技术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和嵌入式系统资深专家,开创了嵌入式Linux商业化,对于技术与商业的结合的经验很丰富。

  2014年1月,小米和合肥华恒电子联合成立华米科技,致力穿戴装置的研发与生產,小米手环、小米体重机皆出自华米之手。2014年8月,华米科技发布其第一款产品小米手环,一经推出,就因其超高性价比成为了热销产品。

  根据其招股书的介绍,华米科技2017年首3季出货量达1160万部,全球市占率第一,过去3年小米产品占华米收入比例分别达82%至97%。

  仅仅四年时间,华米从无到有,成长为一家市场近10亿美元的公司,其中主要的动力是与小米的合作,华米是小米穿戴式智能设备的独家伙伴。依靠着小米的分销渠道和华米自身的设计与制造水平,华米实现了高速增长,并让小米手环深入人心。如今的华米已经开始销售主打高性能的自主品牌智能手环,所以与小米手环销量还无法比,但也已经在稳步增长,潜力不可小觑。

  而华米的独立上市,更像是可穿戴设备生态的扩张的一环。招股说明书显示,华米科技CEO黄汪持股为39.4%,为华米科技第一大股东,雷军控制下的顺为资本持股20.4%,为第二大股东,小米旗下基金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为19.3%,雷军所控制企业总持股39.7%,实际上比创始人黄汪还要高。

  2017年10月,华米与小米签订商业合作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使华米成为小米全球最惠合作伙伴地位,以开发未来的小米可穿戴產品,此战略合作协议将于2020年10月到期。华米与小米的合作可以确定可以持续下去,华米的上市甚至可以提高小米的估值。

  二、华米现状如何

  对于一个仍在下注未来的公司,产品的未来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

  根据Frost& Sullivan的报告,从2014年到2016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规模从17亿美元增长至160亿美元,出货量则从2930万个增长至1.03亿件。到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营收规模预计将达到462亿美元,从2016年到2021年的5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3.6%。出货量将达到2.819亿件,年复合增长率22.3%。2015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预计未来在主要市场中仍将保持最高的增速。

  根据数据统计,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两者共占据了可穿戴设备产品形态90%以上的产品数量,其中智能手表占71.1%,智能手环22.4%,随着可穿戴设备很受用户追捧,但大部分的穿戴设备都主要集中在这两类,所以,可穿戴设备的未来就大概率代表了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未来。

  

  在智能手环领域,从全球看,根据最新的数据,5大智能手环供应商占据了半壁江山,小米和FItbit以13.7%并列第一,苹果和华为后来居上分别占据10.3%以及6%,Fitbit曾经作为最早进入这个手环市场领域的领头羊,一度风光无限,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30%,但在小米和苹果的压制下,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股价一路下跌,如今市值13亿美元。中国有着更高的需求,小米凭借着更高的性价比以及及时进入市场形成了品牌效应,如今在中国市场已经无人能及。

  从招股书上看,华米的收入结构非常简单,华米的收入主力依然为小米手环,2015年销售额8.7亿元、占华米总营收97%,2016年销售额14.34亿元、占总营收92.1%。如今华米毛利率25%,净利率7%,随着规模的增加,毛利率和净利率仍有上升的区间。2017年前3季,销售额10.6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下降至82.4%,总营收比重的下降是因为自由品牌的上升,自有品牌,包括AMAZFIT运动手表系列、AMAZFIT Oclean one智慧牙刷系列等產品,自有产品共9次获得德国iF、德国Red Dot、中国设计红星奖金奖等全球工业设计奖,由此可以看到华米的技术优势。

  如今的小米手环依然处于高增长阶段,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华米的营收同比增长73.6%,至15.57亿元人民币,截止2017年9月30日的前9个月,营收同比增长37.4%至12.96亿元人民币。华米从15年净亏损为3785万元人民币到2016年实现为净盈利2395万元人民币,截止2017年9月30日的前9个月中,我们的净利润为9512万元人民币,而上年同期为净亏损1905万元人民币。

  若不包括股权薪酬费用后,调整后净利润从2015年的1814万元人民币增长2016年的816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倍,2016年前9个月的2432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17年同期的1.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倍。

  经营数据方面,2017年1~9月华米科技旗下產品出货量为1160万件,排名全球第一。自2013年成立以来,到2017年9月30日,我们的设备发货量为4530万件,注册使用者达到4960万,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智慧手环出货商。

  可以看到,可穿戴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中,尤其是中国的可穿戴市场,华米在16、17年实现高速营收高速增长,毛利率正在攀升,盈利状况大幅转好,华米正处于中国可穿戴设备的风口上,凭借着小米品牌背书、更为先进的技术以及商业化经营,上市后的华米随着自身的扩张,就大概率成为可穿戴行业的巨型白马。

  三、华米的大数据未来

  虽然看起来华米科技就是一个做硬件的公司,但是华米科技的目标并不是做一个单纯的手环制造商,而是一个数据公司,掌握用户多维度数据,将所有的用户导流到线下各个服务领域。17年4月,目标在于记录健康安全人体数据的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就是为了给手环配备更全面的功能,配合小米手环,就能成为一个收集人体数据的无以伦比的接口。以AMAZFIT米动健康手环为例,设计团队将ECG心电芯片内置到小巧的手环内。ECG心电测量用于单次精准测试,PPG光电测量心率用于全天自动记录,系统统计剔除误差,得出平均水平,全面评估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样健康手环便能实时监测人体一个个瞬时的数据,为医生提供宝贵的数据指导,这个业务想象空间很大。

  截至2017年9月30日,华米的移动应用有4960万注册用户,收集了用户超过10种数据,包括心率、心电图、体重、体脂率、GPS跑步轨迹、步数和睡眠时间等。凭借来自大量用户的广泛生物信息和活动数据,

  智能手环可以通过智能可穿戴技术连接生物信息应用场景,从而聚合更多元化的生物信息和活动数据,并不断优化的算法,与人工智能技术天然融合。这在数据即财富的未来大数据社会,就等于拥有了巨大的宝库,未来就能让其顺理成章地转型为数据公司,变现的可能性不可小觑。

  四、尾声

  截至2017年11月30日的两个月中,华米的营收为4.77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来自小米可穿戴产品的3.45亿元人民币和来自自主品牌产品和其他业务的1.32亿元人民币。毛利润为1.21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保持25%,净利润为5220万元人民币,利率润上升为10.9%,两个月调整后净利润为6190万元人民币(净利率13%左右),全年保守估计有1.7亿人民币(2亿港元),对应调整后的PE为39倍。2017年第四季度,华米智能可穿戴设备发货量为650万(前三季度仅为1160万件),依然是高速增长,这是未来业绩的保证。未来结合大数据的趋势,华米数据公司的愿景是清晰的,并具有很高可行性,在小米的生态下,中国可穿戴设备的风口上,华米拥有着难以望到边的潜力,大概率会超越Fitbit,给予39倍PE,10亿美元的市值完全不过分,倒是觉得完全不贵,总之一句话,这个IPO,给予再多关注都不为过。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