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房地产加速下滑,2018年经济大概率下行

  作者:邓海清、陈曦

  中国2017年全年GDP同比6.9%,预期6.8%,前值6.9%。中国四季度GDP同比6.8%,预期6.7%,前值6.8%。中国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预期6.1%,前值6.1%。中国1-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6%,预期6.6%,前值6.6%。中国1-12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2%,预期7.1%,前值7.2%。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9.4%,预期10.2%,前值10.2%。中国1-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2%,预期10.3%,前值10.3%。2017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名义增长7.0%,增速比1-11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1、2017年全年GDP同比6.9%,略超市场预期,主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增速高于第三季度,弥补了第二产业的GDP下滑。我们发现,尽管2017年经济增速出现一定提升,但2017年四季度经济增速处于2016年以来的低位,在房地产投资下行明显、社会消费透支、出口面临高基数的情况下,这一轮经济复苏的增长高点已过,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处于高位水平,2018年经济大概率下行。

  2、12月经济数据中,社会零售、房地产投资明显下滑,应当引起高度关注。一方面,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出现大幅的下滑,我们认为不能用基数原因解释。从基数效应来看,2017年12月与8、9、11月相当,因此基数原因并非社零下滑的关键原因。

  我们认为,消费的下滑主要表现了“消费贷高烧的不可持续”。我们在《信贷高烧不可持续的四大理由》中指出,由于2017年消费贷明显走高,这意味着居民加杠杆程度明显,再叠加居民收入并没有相应大幅增加,居民消费存在“寅吃卯粮”的情况,12月社会零售数据的大幅下滑正是居民消费不可持续的印证。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态度明显,房价出现了持续低迷,以及房地产销售面积明显下滑,进而传导到房地产投资上来,从数据上看,2017年1-12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7%,较1-11月累计增速7.5%出现大幅下滑,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依然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对经济形成一定的拖累;总体上,12月经济数据反映出消费和房地产投资均面临持续的下行压力,这样的情况下,2018年经济下行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3、2017年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7.2%,略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在于制造业出现一定程度回升,由11月累计同比增加至12月4.8%,但基建投资较1-11月累计同比明显下滑1.1个百分点。我们认为,2018年基建投资可能面临进一步下滑,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受到限制;二是财政收入出现下滑;三是地方政府的考核机制出现调整,不再唯GDP论。

  4、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2%,处于全年较低的水平。2017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环保限产因素进一步加强,导致经济的总量供给可能已经低于经济的潜在需求,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行政调控手段可能会经济增长产生抑制,甚至对长期的经济供给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对经济形成的拖累。我们认为,在环保限产因素出现边际好转之前,供给压抑下的经济下行仍将持续,工业增加值将处于明显的低位水平。

  5、我们认为,由于政府对经济增速的容忍度明显提高,经济的适度下行压力并不会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出现放松,“不松不紧”仍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一方面,尽管12月经济数据反映出经济的下行压力,但在政府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的情况下,只要经济增速仍在6.5%-7.0%的区间运行,货币政策并不会存在放松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货币政策和利率都存在偏紧和偏高的情况,再叠加严监管政策,在底线思维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并不存在进一步收紧的空间。2018年货币政策“不松不紧”仍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6、对于2018年债券市场,我们认为,监管因素导致的债市调整是冲击而非趋势。目前来看,当前债券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严监管,严监管政策对于债券市场的负面影响在于负债端调整导致的“同业-债券”链条断裂,资产端需要的负债刚性而负债来源不足。我们认为,2018年最确定、最好的投资机会是利率债,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利率债的机会并非“交易性机会”,而是“配置性机遇”,监管导致的债市调整是冲击而非趋势。我们的逻辑是:与基本面对应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信贷利率、海外债市利率相比,中国利率债利率均处于高位,同时2018年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货币政策并非债市核心因素、银行资产负债再平衡将平稳过渡、银行综合资金成本系统性下降、楼市疲软下的资产配置切换债市配置增强、广义资金需求系统性下降,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投资机会是利率债。

  7、对于2018年股票市场,基本面并不支持股票大牛市,但无法排除出现“政策牛”的可能。从基本面看,2018年经济下滑是大概率事件,同时供给侧改革创造的大企业垄断利润难以进一步提升,同时当前股市估值并非处于低位,这些都不支持2018年股市大牛市。但从政策角度看,对于股市支持力度空前,证金公司成为牛市发动机,从国家去杠杆角度讲,股票牛市是政策层所乐见的,因此不排除重现2014-2015年基本面下滑情况下的“政策牛”的可能性。从资产配置角度看,在房地产难以辉煌,实体经济回报率难以提升的情况下,一旦股市出现赚钱效应,则各种资金入市也是可能的,这也是2014-2015年股票牛市相似的逻辑。整体上讲,基本面不支持股票大牛市,但“政策牛”的可能性存在。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