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李小加:迎接新经济公司如种植高价值蔬菜 港交所要争取“旱涝保收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1月24日发表网志,对2017年进行回顾并展望未来。

  回首去年,北向成交总额达22,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南向成交总额达 22,590亿元,同比增长170%。沪深港通双向均出现了大幅资金净流入,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互利、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展望未来,李小加将迎接新经济公司形容为“农夫必须学会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并希望今年6月后新经济公司就可以按照新规则申请上市。

  同时,李小加指出,“农夫必须进一步改良土壤(上市制度改革),学会使用农药化肥和管理使用中的风险。与此同时,为了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农夫开始开沟筑渠、改良灌溉(南水北上、北水南下),争取旱涝保收。”

  以下为网志全文:

  《播种与收获》

  今天是香港交易所一年一度的媒体见面会。每年大约这个时候,我们会跟媒体朋友们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分析这一年发展背后的原因,并展望未来努力的方向。下面请允许我就这几方面做一些简要的分享。

  2017年的回顾

  在股票市场方面,我们启动了香港市场近25年来最重大的一次上市制度改革,通过市场咨询集思广益,我们在迎接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希望今年六月底后新经济公司就可以按新规则申请上市了。

  在债券市场方面,我们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之际迎来了意义深远的北上债券通。债券通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有序可控的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定息及货币产品方面,我们的人民币兑美元期货成交稳步增长,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了人民币货币期权,为投资者管理人民币汇率风险提供了新的管理工具。

  在大宗商品市场方面,我们推出了香港首对可以实物交收的人民币(香港)黄金期货及美元黄金期货,还推出了首只黑色金属产品——铁矿石期货。与此同时,我们基本完成了伦敦金属交易所商业化改革,确定了中长期的仓储与交易费用结构。我们也在继续努力,为前海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开业做准备。

  我们整个市场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也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在2017年的市场表现中:香港交易所的股票现货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到880亿元,较2016年增长超过30%,今年以来,日均成交额已经超过1,400亿元;2017年衍生品市场的每日平均成交量创出了873,000张合约的新高,今年以来的16个交易日中,已经有11个交易日,我们的衍生品成交量保持在一百万张合约以上;我们整个证券市场的总市值在去年底达到了3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37%。在上周,港股总市值更首次超越了36万亿元。

  此外,沪港通及深港通的南北向成交量均显著增加,2017年北向成交总额达22,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南向成交总额达 22,590亿元,同比增长170%。更可喜的是,沪深港通双向均出现了大幅资金净流入,为两地市场都带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互利、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2017年初获丰收的原因

  之所以能在去年取得这样的丰收,离不开同事们过去一年的辛勤工作、业界的多方努力与特区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我们前几年的辛勤耕耘。当然,更离不开前辈们当年的勇敢开拓,他们打下了香港股票市场坚实的根基,为我们今天在互联互通、上市改革以及新资产类别方面开拓创新提供了勇气和底气。

  2016年,我们制定了《2016-2018战略规划》,首次提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重塑全球市场格局的愿景,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客户以及国际客户寻求中国投资机遇的全球首选跨资产类别交易所。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朝着这一愿景努力。一方面,我们倾力打造和不断完善连接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平台,为内地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另一方面,我们推动了上市制度改革的进程,以提升香港作为上市地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我们围绕股票、大宗商品及定息及货币产品三大资产类别,不断丰富我们的产品,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如今,两年过去了,战略规划中所列的很多目标要么已经实现,要么将在2018年全面实施,但也有一些还没有实现或者看上去难以实现,特别是在大宗商品领域中的努力。庆祝成功、历数成就很容易;梳理困难、直面挫折则很难。也许有朋友会问,既然当初明知这些目标很难实现,为什么还要朝这些方向努力?为什么还要把它们放在战略规划中?是不是制定规划的时候太不切实际了?怕不怕市场会失望?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播种与收获的关系:播了种、精心耕耘,未必会有收获;但是如果今日不播种,明天一定不会有收获。香港交易所的运营颇有点像农夫过日子:农夫最早是种水稻(香港本地股票)的,只要付出辛勤的努力,每年肯定会有收成的,但收成的好坏基本靠天(股票成交量),后来农夫为了增加收成,决定引入北方的麦子(H股)。而新经济的到来,又让农夫意识到不能光种粮食,必须学会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蔬菜(新经济公司),农夫必须进一步改良土壤(上市制度改革),学会使用农药化肥和管理使用中的风险。与此同时,为了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农夫开始开沟筑渠、改良灌溉(南水北上、北水南下),争取旱涝保收。

  展望未来

  农夫并不想止步于此,还想尝试更多经营,比如开荒种树,发展更有前景和竞争力的果树种植和木材业务(大宗商品、债券货币)。因为农夫以前从来没种过蔬菜和果树,更没有想过开拓一片森林,难免经历不少失败和挫折,但是农夫始终坚持不肯放弃,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在种好粮食的同时,必须坚持摸索和学习种好蔬菜和果树的方法,必须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进发。

  我们要学习这个农夫,在粮食丰收的时候能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仅为当下努力耕耘,更要为将来播下希望的种子,为未来发展及早布局,营造市场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市场才能不断壮大和发展。

  这几年我们的战略计划已经成效初显。未来,内地将提升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与此同时,世界对投资中国的兴趣也将稳步提高。新的形势将带来新的机会,我们更加坚定了在香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信心,今天的耕耘和播种,将为我们明天实现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不是每一个农夫都能做这么大的梦,但拥有“一国两制”优势、背靠强大内地市场、面向全球的香港资本市场有能力、有希望、也有责任去追寻这个梦想,实现这个梦想。只有这样,香港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辜负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春节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继续辛勤播种,用心耕耘,用信心与希望追求梦想,用淡定与冷静面对挫折,静待花开!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