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杠杆率,为什么德国可以做到?

  作者:招商宏观谢亚轩

  

  核心观点: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定义:宏观杠杆率=(广义)信贷(Credit)存量/名义GDP。国际清算银行定义的宏观杠杆率聚焦于实体经济部门的债务,即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

  德国是次贷危机后真正做到“去杠杆”的典范。从分子降低债务增速的角度看,德国做到了两点:一是,防范家庭部门债务与房价交替上升;二是,严控政府债务。从做大分母提升名义GDP的角度看,德国显著受益于弱欧元和外需改善。

  德国是次贷危机后真正做到“去杠杆”的典范。下图可见,次贷危机后,尽管德国的宏观杠杆率在危机初期由于采取危机救助措施出现上升,但很快从2012年就转而下降。截至2016Q4已实现16个百分点的降幅,完全回归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G20和美国,整体的宏观杠杆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抬升,充分说明了“去杠杆”之难。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人就可以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呢?

  先说说什么是宏观杠杆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定义:宏观杠杆率=(广义)信贷(Credit)存量/名义GDP。国际清算银行定义的宏观杠杆率聚焦于实体经济部门的债务,即家庭、企业和政府部门债务,看看三个经济体宏观杠杆率的实例。

  次贷危机冲击之下,美国的家庭和企业不同程度偿还债务,去杠杆;而政府部门为了避免陷入债务-通缩陷阱,不得不加杠杆;美国整体宏观杠杆率呈上升趋势。

  中国的情况大家都熟悉,2010年以来,企业、家庭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均呈上升的趋势,整体宏观杠杆率一路走高。鉴于宏观杠杆率是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源头,所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效控制宏观杠杆率位居中国当前三大攻坚战之首。

  再看人家德国,三个部门的杠杆率在2010年以后均出现下降,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其宏观杠杆率可以下降,可以做到“去杠杆”。

  怎样实现“有效控制杠杆率”呢?说起来也容易,从宏观杠杆率的公式:宏观杠杆率=信贷存量/名义GDP说起,要使得宏观杠杆率下降,要么从分子入手,降低债务增速;要么从分母入手,提高名义GDP增速。这个仅需小学数学水平,所以说起来很容易。但为何绝大多数国家做不到呢?问题的关键是,宏观杠杆率的分子和分母之间存在“内生”关系:降低债务增速可能带来名义GDP更大程度的下滑,“去杠杆”的结果反倒使得宏观杠杆率进一步攀升。大家不难理解,为何中国的决策层在2017年末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提“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而不是“宏观杠杆率得到逐步下降”。

  言归正传,为什么德国人就可以做到“去杠杆”呢?

  从分子降低债务增速的角度看,德国做到了两点:一是,防范家庭部门债务与房价交替上升。在金融危机之前控制住房价,在量化宽松与外资流入导致房价上升时期能控制住房贷。这与其特定的住房管理制度与住房金融制度有密切关系,前者包括根据人口收入结构规划住房供应、租赁市场发达、对房地产交易设定高税率等,后者以住房储蓄合同贷款模式(存款达到贷款金额的40-50%才能申请贷款)为核心(李世宏,2011)。

  二是,严控政府债务。在2010至2016年的恢复期中,德国严格执行财政纪律,有效收窄赤字,控制住了政府债务的积压,成为危机后少数摆脱政府债务依赖的经济体之一。

  从做大分母提升名义GDP的角度看,德国显著受益于弱欧元和外需改善。2010年至2016年,德国的名义GDP增速从2.3%提升至3.5%(实际增速2.0%,通胀率1.5%),升幅1.2个百分点,事实上这才是宏观杠杆率真正下降的主因。其中,受益于欧元的显著走弱等因素,德国经常项目顺差规模在GDP中的占比由2010年的5.65%提升到2016年的8.34%,可谓功不可没。反观中国,在此期间呈现相反的趋势。“解铃还须系铃人”,现在大家不难理解,为何招商宏观团队为何如此关注中国所面临的外需环境,为何在2016年6月在市场上最早提出《中国出口回升的极简逻辑》。

  来源:轩言全球宏观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