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忧虑之墙:港股的牛市,美股终止不了

  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均大跌,一时间,各种震惊体,各种股灾重温,让一个寒冷的周末仿佛更冷了,确实,简单看图的话,仿佛真有一点大清国要亡的气息...

  然而,如果看图就能赚钱的话,这世上就没有穷人了...以美股来说,就业数据好不好?好!企业盈利好不好?好!经济强劲是美国指数长牛的根本,经济风险没有暴露的情况下,他何来崩盘的内在逻辑? 

  股价不是涨就是跌的了...涨2%的时候没看到谁在说大清国要崛起了,跌2%的时候就有大清国要亡的声音...只关心价格波动的人,是赚不到大趋势的钱的... 

  就跟A股、港股1月份的行情一样,银行、地产等权重猛冲和创业板的一路向北有如天堂与地狱的悲喜剧,但是这个行情的逻辑说穿了也很朴素:业绩好的涨,业绩差的跌,业绩假的跌穿地平线... 

  人是很难从你不相信的事物中赚到钱,因为人改变不了市场,但市场可以改变人... 

  ✦ 一、美股要崩? 

  上周五,标普500指数创2016年9月来最大的单日百分比跌幅。道琼斯跌2.54%,标普500跌2.12%,纳斯达克跌1.96%。从周线来说,道琼斯(DJI),纳斯达克(IXIC),标普500(SPX) 三大指数均创两年最差周度表现,DJI下跌4.12%,SPX下跌3.86%,IXIC下跌3.53%。 

  标普500指数内成分股普跌,巨头谷歌GOOG和苹果AAPL都在公布财报后为这次下跌而『贡献』了一份力量。 

  上一周不仅仅美股大跌,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在周五上涨到了2014年一月以来的高位(国债收益率与国债价格呈反向关系)。 

  市场方面流传着各种说法,主要的观点是美国就业报告好过预期,1月非农就业岗位增幅大于预期,同时,薪资同比增幅为2009年来最强。单单就这条消息来说,是一条好消息。这是对美国经济复苏且进入繁荣阶段的又一证据。 

  可是,消息出来后的股市反应居然是大跌。原因之一在于,劳工对于薪资要求的提升带动了通胀预期升温,这一预期有可能会使得美联储加快今年加息的步伐,加息预期大涨,导致国债收益率大涨。国债收益率大涨,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涨到2.845%,是自2014年一月以来最高。这么高的国债收益率,大大增加了债券市场相对于股市的吸引力。 

  在三大股指大跌的同时,恐慌指数VIX上涨到2016年11月来最高,周五收17.31,涨幅为28.51%。恐慌指数VIX计算方法简单来说,是未来30天标普500指数的预期波动率。计算方法是基于未来大于23天以及小于37天的标普500全部最接近平价期权价格反推而得的隐含波动率。在市场刚刚开始跌的初期,基金经理往往不会大量的减低自己原有的仓位,而是通过购买看跌期权或者卖出看涨期权来限制自己的损失。在下跌初期这样的交易多了,将导致期权总体价格上涨,导致了VIX的上涨。周五的波动主要来自市场情绪的波动。

  从微观上看,美股上涨的原动力仍在,这次推动美股上涨的根本原因,是上市公司良好的业绩支撑。在1月31日标普500成分股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185家已披露公司中,81%的公司EPS超市场预期,经济确实是在强复苏。 

   

  市场焦点的科技公司也在周四盘后都公布了他们的业绩,例如FB, GOOGL,  AAPL, MSFT, AAMZON等。虽然周五这些巨头表现都因为市场原因而总体下跌:

  脸书FB,在2017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暴涨47%,达到了129.7亿美元,而净利润同比增长20%,达到了35.7亿美元。和往常一样, FB的主要营收还是来自于其广告业务,占比达到98.5%。评价FB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用户人均贡献营收(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ARPU)。2017年第四季度ARPU同比增长28%,达到了6.18美元。 

  微软MSFT,非GAAP计算的EPS为0.96美元,高于市场预期的0.86美元。微软的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达到了78亿美元。其中重头戏Azure营收同比增长98%。但是由于税改影响,按GAAP计算的EPS为亏损0.82美元。 

  亚马逊AMAZON,是这几大科技巨头里周五唯一上涨的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亚马逊营收同比上涨38%,达到了604.5亿美元。净利润同比暴涨148%,达到了18.6亿美元。如此喜人的业绩,真的是让亚马逊从普跌中一枝独秀。 

  苹果AAPL,周五大跌4.34%。普遍观点为苹果该财季iPhone出货量同比下滑而担忧苹果未来增长。2017年第四季度iPhone 总销量为7731.6万部,低于华尔街预期的7900万部。但是iPhone该季度平均售价为796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756美元。而总营收环比上涨11%,达到了179.56亿美元,这都是主要归功于iPhone X的销量,为2900万台,为该季度销量最高的手机型号。苹果这次应验了一句话,“销量多少都是浮云,能赚钱才是王道”。 

  谷歌GOOGL(Alphabet的子公司),周五大跌4.78% 。2017年第四季度谷歌总营收为323.23亿美元,同比上涨24%。按照GAAP,谷歌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76.64亿美元,但是和微软一样,因为税收相关的影响,该季度录的净亏损30.20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3.33亿美元。 

  显然,如果说美股市场因为财报不给力而下跌,这个观点很明显也是站不稳的。唯一剩下的可信的观点就是,加息预期过于紧凑,市场担心利率上涨过快给市场带了的影响。但是这也是人们每次在FOMC会议前担心的问题。所以,这一次下跌只不过是因为大盘近期上涨过多而进行压力释放的一个借口。 

  如果说这个上行压力得不到暂时的释放,那2018岂不是要上天了? 

  请相信,在2018,美股不会上天,但是牛市列车还是继续向前,毕竟历史上还没发生过,经济好好的,股市突然就崩盘的情况。 

  ✦ 二、港股“小三”依旧? 

  从2016年初港股行情启动以来,越走越强,强到让很多港股的老司机都没赚到钱。  

  因为他们不相信港股这次会不一样,不相信港股能独立起来,不再做小三市场(全球哪里有事都陪跌)...2018年初的银行、地产也有很多老司机没赚到钱,因为他们不相信内房、内银的估值可以回归...但是现实就是,这一切都发生了。  

  还是那句话:人是很难从你不相信的事物中赚到钱... 

  港股这轮行情,我坚信就是:资金推动的估值修复。 

  1)资金推动,来自于两通之后强劲的南下资金。

  2)估值修复,来自于港股多年小三市场的偏见。 

  坚信底层逻辑如是,就盯着这两个核心逻辑来判断行情就好了: 

  1)南下资金有没有撤? 

  港股这波行情,不管是抓眼球的面子:内房三大魔头(融创、恒大、碧桂园),还是赚大钱的里子:指数三大魔头(腾讯、汇丰、工行),都是南下资金推动上涨的,南下资金已经成为港股极其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在两通名单中,南下资金已经把定价权夺下来了,而两通名单基本上就是港股的主要内容了。 

  回看港股通流入情况,一图胜千言,从两通开通至今,两通余额持续增长,最新的余额已经突破万亿,在这种趋势面前,你告诉我:趋势要逆转了? 

  今天早盘,恒指如往常一般受外围影响,大幅低开-2.71%,但是随后南下资金凶猛,港股通(沪)净流入75.49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26.85亿元,全天共计净流入102.33亿元,创2015年4月9日以来新高,最终恒指强势回升,最终收跌-1.09%。  

  一来,恒指1月快速上涨,单月上涨9.92%,再往上猛冲就是2015年的疯牛了,调整下很健康,再者,有南下资金缝调整就扫货,在这种资金面面前,港股何来崩盘? 

  2)估值修复到头没? 

  2018年1月17日,31983点,历经十年,恒指再创新高。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其中一个就是估值,上一轮世纪大牛市当中,恒指新高时,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已经冲到了20倍,PB冲到了3.5...经济经过10年的发展,虽然恒指不争气,但是估值也在慢慢的修复起来,即使是新高之后,最新的平均市盈率为14.24,PB为1.45左右,指数点位是静态的,估值确是动态的,虽然指数新高了,但是估值并没有当年的巨大泡沫。  

  如果动态的来看,恒指当前的估值水平已经到了过去几年的高位,但是如果在这个时间点就定义恒指已经有巨大泡沫还是不科学的...巨大的泡沫来自于市场情绪,市场情绪的波动永远是剧烈而极端的,当前的估值水平只是去到了历史中位数,离亢奋的大泡沫还有距离。 

  港股的估值修复走了一半,但是能走到什么地步,还得看前面的资金情况,市场情绪的波动还是需要资金的推动,如果流动性持续改善,这个估值,恒指是站得住的... 

  这次与2015年那波牛市不一样的地方在于,2015年从发电量看,中国是处于经济最黑暗的时期,那个时候央行一再放水,业绩大家都烂,泛滥的流动性追逐的是更能讲一个故事的企业。所以,那波牛市里,所有的股票共舞,但企业基本面支撑不起这样的估值,所以最终尘归尘,土归土。 

  目前这波牛市里,是经济反转带来的基本面改善,基本面的改善再推动估值,在估值与基本面的双振下,走了一波牛市。由于业绩是需要时间来修正的,所以这波牛市远没有15年那波凶残。但这波牛市不是共舞,而主要是龙头独舞。 

  如果你不相信中国经济在复述,如果不你不相信港股的定价权会转移,说再多,看再多也没有意义... 

  ✦ 三、未来之问? 

  香港作为一国两制下的制度飞地,互联互通是已经看得到成效的制度红利,然而港股的制度红利可能会远超出大部分人想象... 

  曾经国内风传要成立战略新兴板,但是故事的最后,2015年短命的大牛市结束了这一切...然而,2017年港股推出创新板咨询,允许同股不同权,支持亏损上市,第二上市、鼓励互联网、生物医药公司上市等等,一切一切的制度试点,在港股展开。 

  周末传闻沪深两市交易所在草拟细则,或允许中国内地投资者最早今年可以交易阿里巴巴等在美上市的国内公司。其实这种方案在港股早就存在,像微软(4338.HK)、英特尔(4335.HK)这些美股巨头在港股都是可以交易,只是对于没有资本管制的香港,直接在美股买就好啦,所以这些票的流动性普遍不足,但是如果是阿里、百度、携程这些耳熟能详的中概,有两通通道的支持,你觉得对于有资本南下资金,他们是怎样的吸引力?未来它们会缺流动性么? 

  周末还爆出了沙特阿美今年3月前将会确定上市地点,并且考虑仅在香港上市,江湖传闻沙特阿美有着2万亿美金的估值,用于IPO的部分为5%,如若沙特阿美真的赴港上市,对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于国际资本在港股的活跃,都是巨大的推动。 

  更不用说在A股IPO收紧的背景下,大量的公司赴港上市,像去年的热门公司众安、阅文、易鑫,平安正在分拆的平安好医生、陆金所等等,正在筹备的额小米科技,最重磅的蚂蚁金服上周也解决股权问题,为上市铺平道路。IPO项目多了当然也可能出现捞钱的公司、出现定价虚高的公司,但是这是拥有更多的好公司的必然代价,让市场之手调节就好,而拥有更多的好公司的市场才会是更好的市场,如果当年阿里巴巴在港股上市,相信恒指早就新高了... 

  也许,未来美股没有中概股板块,香港会用制度优势吸纳未来的中国科技公司,甚至吸引更多的国际公司上市,这个市场会越来越活跃,而这样一个市场,可有任何人想象过会存在? 

  ✦ 结语: 

  在巨大的历史变革面前,即使变化的迹象在一点一点的出现,但很多人始终不愿意相信,等看到后又惊呼太晚了... 

  这次,港股的牛市,美股终止不了,再者,美股自己也都没走完… 

  大部分的人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相信而看见。

  做投资,还是那句话:人是很难从你不相信的事物中赚到钱...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