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金融大监管强化银行特许价值

  作者:王剑

  本报告回答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加强监管归根结底是利好银行还是利空银行?表面上,肯定有些业务会被监管新规管控,对盈利有负面影响。但如果从银行业本质出发,深刻剖析银行的实质,那么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我们首先剖析银行的本质,刻画出银行的商业逻辑,尤其是抓住银行从事相关金融的服务的核心要害点,即维持存款稳定,并由此带来特许价值。然后指出,在过去几年的金融行业演变中,随着各种创新业务的兴起,银行的特许价值是受到侵蚀的。因此,当监管从严之后,银行的特许价值反而逐步被强化。

  一、银行秘密:一个极简模型

  1、银行的本质

  在大部分人观念中,银行是吸收存款,然后将资金投放给借款人,从而实现投融资双方对接,动员了社会闲置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从而支持实体,扩大产出,提高社会福利。

  结合银行的报表来看,对于单家银行而言,上述这一观点大致能够成立,但又不完全准确。比如新设一间银行之后(忽略股东权益),假设先吸收存款100元,于是银行得到100元现金(先忽略法定存款准备金)。

  然后,一家企业来申请贷款100元,用于扩大生产,因为它生产的产品现在受到市场追捧。银行审核后认为这企业经营不错,其产品前景也很好,于是同意了贷款,并给予放款。注意,放款的行为,并不是直接把现金交给企业,而是在企业账户上计入100元存款。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变成:

  然后,企业要动用贷款得到的资金去进货,于是它可能要取现,或者把存款汇给它的供货商(对方账户不开在本银行)。当它的100元存款取走或汇走之后,银行现金没了,资产负债表就变成:

  这时的报表,与最初状态相比,就会给人一种错觉:仿佛是存款人存入100元,然后银行把这100元借给了借款企业。尤其是我国银监会要求执行“代付”规定后,贷款银行通常是没有“在借款企业账户上计入100元存款”这一动作的,贷款资金是由银行直接打给该企业的贷款用途方(比如,企业借款进原材料,那么银行是把钱直接打给原材料供应商的)。这相当于把上例中银行向借款企业放贷、企业取款这两个动作合二为一了。这个合并动作的前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分别是:

  这就加深了“银行是拿存款人的现金去投放贷款”这一印象。

  但如果扩展到整个银行业(或者假设整个经济体只有一间银行),我们却会有截然不同的发现。关键的不同点在于,此时就不会有“企业取现金或汇走存款”这一动作。因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结算,依然都是本银行的存款,没有“汇走存款”这一动作。至于取现,放眼全国的话,取现的比例永远只有5%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因此也可忽略取现。这时,模型就会发生改变。我们还是从这一间全国惟一的银行开设之日开始。假设在这间银行开办之前,全国人民都是使用央行发行的现钞的。然后,一个人被允许拿着100元开了一间银行。银行开设后,假设先有100元存进来。这时,银行有200元现金。

  发放了100元贷款之后,银行在借款企业账户上记入100元存款:

  由于企业之间的结算都通过汇款,所以这笔存款一直留在银行账户上(只不过存款人姓名不停变换),不存在取现动作,自然也不存在“银行是拿存款人的现金去投放贷款”这种事。于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长期稳定为:

  随着银行放贷规模的逐渐扩大,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也将持续扩大。假设,银行最后投放了1000元的贷款。

  这时,银行通过贷款,向借款人收取了较高的利息,同时又支付给存款人相对低的利息,赚取了息差,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同时,银行还会提供一些其他收费服务,比如汇款等,因此会有一些非利息收入。息差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等,共同构成了银行的总收入。在我国,息差收入占比仍高达80%左右,仍然是银行业最为主要的收入。

  然后,银行要支付日常业务和管理的费用(其中近半是人力资源费用),然后还要扣除坏账损失和各种税收,最后形成银行股东的利润。

  因此,我们用一个极简模型刻画银行的商业模式:

  利润 = 规模 × 利差 – 各种费用支出(业务及管理费用、各种税收、坏账损失)

  根据此模型,银行要扩大利润,其选项无非是:扩大规模、扩大利差、控制各种费用。

  2、要害是存款安全

  再回到前文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我们首先要理解,资产负债表中各种科目中,最为要害的其实是存款。所有企业在经营中都会形成种种负债科目,银行也不例外,存款就是银行的负债之一。但它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对于一个国家当局说,存款是一个国家的货币。这才是理解银行秘密的要害。

  比如前文中,企业向供货商支付货款,是用汇款的方式。它的存款变成了供货商的存款,从而完成了一次支付。存款就是货币,履行了交易的功能,这非常明显。此外存款还能履行货币的价值储藏等其他功能。

  所以,借款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并没有给这家企业真的现金(现金是法定货币),而是签发了一张现金的凭证,叫存款,让这企业拿这张凭证去购货。供应商也愿意接收这张凭证,因为它也相信凭这张凭证,可以随时向银行换回现金。只要所有人都相信拿这张凭证可以随时向银行换回现金,就不会有人真的去换回现金。于是,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就会一直稳定为:

  换言之,银行的秘密,是为社会提供交易流通的介质,或者说得更专业点,为社会经济活动注入流动性。所用的具体方式,就是发行存款,让民众拿去当钱花。

  但存款履行货币职能得有一个前提,就是取得民众的信任,大家都深信可以从银行换回现金。只要达到这一点,存款就成为“信息不敏感证券”,一般情况下的各种事件信息不会动摇民众对存款、对银行的信心,从而使存款能够持续履行货币职能,整个社会货币总量稳定,然后才能进一步保持社会经济生活的稳定。

  这种货币的稳定,是国家当局希望看到的局面。所以说,金融是“国之重器”,其实讲的是货币是“国之重器”。而银行正是经营这种重器的核心机构,在任何条件下保证存款的绝对安全,是国家和银行的终极目标。

  3、大棒与胡萝卜

  但人类几百年的经验表明,要让银行存款成为信息不敏感证券,持续地完美履行社会流动性功能,并不容易,需要得配合一系列配套工作。这一系列配套工作,我们总结为“大棒与胡萝卜”。大棒主要是指监管,胡萝卜就是特许价值,它主要靠行业管制实现。因此,就是监管与管制。我们将就这两点分开讨论。

  (1)监管。监管是指对银行的经营扩张进行某些制约,不让它承担过度风险,从而保障稳健经营,最终保证公众对存款的信心。最为典型的监管思路是控制银行业务扩张,通过一些指标限制,遏制银行扩张。

  从上例中,从全经济体视角,我们已发现,银行不是拿存款人的钱去投放给借款人,而是直接签发一张凭证(存款)给借款人,以此向社会注入流动性,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业务规模的扩张。因此,它扩张的幅度几乎是无限的,只要它愿意,它可签发无尽的新凭证。

  但这种情况下,由于银行实质上只有200元真金白银,而存款金额巨大,如果里面有超过200元的存款来提取,那么这间银行就瞬间资不抵债了。因此,这个庞然大物其实是很脆弱的,一旦提现金额超过储备现金,就倒闭了。于是,监管当局规定,银行必须将“现金/存款”维持在一个合理比例之上,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对银行的业务扩张给予了遏制。再后来,还有一些其他措施,比如建立同业拆借市场(A银行没现金时,可先向B银行借)、央行最后的流动性支持(大家都没现金时,向央行借)、对银行的流动性错配给予限制等。种种措施都是为了控制流动性风险,从而让公众相信,你们的存款随时可以来换取现金。

  然后,银行放贷还会面临信用风险,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无法足额偿付贷款本息,使银行承担损失。损失先从银行股东权益中扣除,股东权益亏光了,才会影响存款安全。因此,股东权益是存款之前的安全垫,这一安全垫要足够厚,才能保障存款人信心。于是,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权益/资产”的最低要求比例,用以把握当资产产生一定风险损失时,股东权益能够覆盖,从而保障存款安全。这就是现在的资本充足率监管。其根本目的同样是为了保障存款人信心。其他类似的措施还包括不良率监管、资产投向的监管(风险过高的领域不得投放)等,根本目标是一样的。

  总之,一切的监管,是为了控制银行为了追逐盈利而过度承担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根本上是为了让公众相信,你们的存款是安全的,随时可以来换取现金。让存款保持“信息不敏感”特征,从而继续履行货币职能,保持社会经济稳定。

  (2)管制。管制主要是指价、量这两方面,当局给予限制或官定,不完全由市场自由竞争,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保障整个体系的稳定。比如,长期以来,很多国家或地区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给予一定的管制,对银行准入门槛给予一定的管制,这分别构成价、量两方面的管制。甚至一些更为具体的细节,比如直接对银行的信贷规模、网点数量、经营地域给予行政管制。

  如果准入或利率不予管制,彻底放开,有可能会出现银行数量过多,竞争过度的局面。存款利率可能显著上升,贷款利率下降,压缩银行利差。这是不是银行“还利于民”呢?最后实则未必。部分银行为保持盈利水平,在激烈的竞争中,就会开始放松信贷标准,将贷款投放给高风险领域,博取更高贷款收益率,最后它可能会面临资产质量恶化的后果。几个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利率市场化经验表明,银行都不是死于息差过小,而是死于息差过小倒逼的贷款乱投放。所有的经营不善都可能会导致动摇公众对存款的信心,于是也就侵蚀了银行业存在的根本逻辑。因此,银行业一般不允许彻底的自由竞争。

  其实,对价、量不予管制,彻底放开,在很多行业其实是非常正常的市场化现象,自由竞争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但代价是部分竞争失败的企业会被淘汰。但银行业的要害在于存款的安全性,一旦银行破产,存款化为废纸,意味着社会部分流通的货币突然消失,外部影响较大。而且,哪怕极少数银行破产还可能导致公众对全行业信心动摇,转而去挤兑其他健康的银行,导致风险传染和扩大。因此,银行不能通过自由竞争来“还利于民”。人们也探索过既允许自由竞争,又能保护存款的两全方案,比如存款保险制度,但截止目前仍然未成为完美解决方案。

  当然,过度管制也影响市场效率。最为典型的例子,是过去贷款利率人为设得过低时,无法覆盖相对高的中小企业风险,导致银行无法对中小企业实现风险定价,最终陷入“利率越低越无法支持中小企业”的怪圈,是一种效率的损失。因此,各国都先后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市场效率,但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银行业的彻底自由化,依然不同程度实施准入、利率等方面的管制。

  管制还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管制利润,或叫特许利润、特许价值、特许权价值。完全自由竞争可以使行业参与者的经济利润最终趋于零,那么反过来,行业管制必然导致经济利润长期为正,是为特许利润。表现在具体财务数据上,即银行业ROE水平普遍高于实业,比如我国银行业ROE近年保持在15%左右,显著高过实业。这就是当局管制带来的胡萝卜。

  (3)小结:监管与管制 

  人类银行业经历过没有监管和管制的蛮荒时代,史称自由银行制度,没有监管部门,也没有同业市场可以江湖救急,更没有央行作为最后救助人,所有银行签发五花八门的凭证(银行券,亦即存款),信用水平高低不一。银行倒闭时有发生,存款变废纸,导致社会经济动荡。一次次银行危机代价惨重,货币的消失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紊乱,产出快速收缩。

  政策当局一直在竭力避免银行危机。几百年的惨痛教训,慢慢形成了现有的这一整套监管与管制体系,对银行经营各方面形成紧箍咒,防止银行为追逐盈利而过度扩张,过度承担风险,最后陷入系统性银行危机。但这些监管与管制最后也形成了特许价值,由银行享受。这仿佛是一次交换:银行经营货币,为社会经济注入流动性,并为此享受国家授予的特许价值。

  二、影子传说:被偷走的胡萝卜

  但监管与管制带来的特许价值,是一块丰厚的利润,对很多资本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而且,行业管制使这一群享受特许价值的参与者,共同形成一种类似卡特儿的市场结构:参与者维持一种供给、价格的联盟,保障了整个行业的特许价值,但行业内部仍然会有激烈的竞争,所以我们看到银行业一边被批评垄断,一边又是银行业务员们为拼抢客户而惨烈竞争。为了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随时会有联盟成员试图突破监管或管制规定,谋取更多业务。换言之,这种联盟内部本身有天然的不稳定性。

  此外,在联盟外部的垂涎者,也有很大的动机想参与进来。虽然他们被管制政策阻挡在门外,但依然不甘心,不断尝试通过各种手法突破管制,以便在这个诱人的卡特儿中分一杯羹。

  一旦监管与管制的力量有所放松,联盟内部、外部的突破行为就开始冒头,这便是过去几年中我国金融体系出现的现象,也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年经历过。我们分别将联盟内部、外部的扩张行为,称为银行影子和影子银行。虽然这些业务令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都是上一章所介绍的,银行的秘密。

  分析的起点,是一张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表,它来自我们上一章的例子:

  1、银行影子:表内部分

  各类监管与管制措施,制约了银行投放信贷。比如,为控制流动性风险,过去有存贷比监管,还有资本充足率、不良率、信贷额度等监管或管制。这些措施均对银行放贷构成制约,不可能无度放贷。但在我国过去几年经济发展中,对信贷的需求非常旺盛。除正常的实体企业融资外,僵尸企业、政府背景项目等利率不敏感的预算软约束部门也大量融资,使我国信贷需求常年处于不正常的高位。而由于这些预算软约束部门往往带有政府隐性担保(或者银行认为它们有政府隐性担保),因此虽然监管严禁信贷投入,但银行还是乐于给予放款。

  为突破监管限制,实现进一步信贷扩张,“非标准化债权”应运而生。早期最典型的非标做法,就是银行先通过买入返售资产、应收款项投资等科目,把资金投放给一个SPV(信托计划为主,后来还会有券商、基金子公司的资管产品),然后SPV再把资金投放给借款企业。

  其间,SPV仅承担通道功能,协助实现资金投放。所以,非标本质,穿透来看,是银行投放资金给借款企业,跟贷款无异。但是,监管指标却差别巨大:非标表面上不是贷款,不用参与存贷比、不良率等监管指标的计算,也不占用信贷额度,还不受信贷投向政策制约,风险权重起初也按同业资产来计,不用像信贷那样计100%,也节省了资本占用。因此,通过把贷款包装成非标,可以美化一系列贷款相关的监管指标,对于银行而言真是皆大欢喜。

  通过把部分贷款包装成非标,很多监管指标又有了空间,就可以继续扩张业务。所以说,任何基于表面会计科目的监管都是不严肃的。通过变换科目名称就绕开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没有被贯彻。监管部门发现问题后,及时跟进,规范了银信合作。但是,2012年开始,能够充当通道功能的SPV日益增多,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等通道不归银监部门管辖,几乎不可能实现穿透,也就不可能实现“实质重于形式”。于是,非标继续大行其道。直至2014年初,监管部门加强了同业业务的监管,非标投资激增的势头得到遏制,但仍在上升。

  我们再看看上例中的资产负债表,在现实中是什么样子。可惜,在全行业的资产负债表中,无法单独析出同业投资或非标投资,而是全部笼统地归入“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之中。该科目还包括了其他对非银金融的传统同业业务,比如银行对非银金融机构的直接投放、放贷等,因此不完全准确,但这些传统业务相对有限,因此该科目的大致趋势更大程度上是由同业投资决定的。从数据上看,该科目占总资产的占比在2012年开始快速上升,2015年开始加速激增(主要是表内的委外投资所致,以及同业理财等,也包括于本科目中)。2016年开始,该科目占比缓慢回落,但目前仍处高位。

  (数据来源:WIND)

  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信贷收支表中,有一个更为接近同业投资、同业非标的科目,即“股权及其他投资”,该科目占全部资产运用的比例,也显示出几乎一致的趋势。

  (数据来源:WIND)

  因此,银行在前几年通过表内同业投资等方式,绕开信贷的监管约束,额外扩张了资产业务,其规模达到全行业总资产的10%左右。截止2017年末,表内影子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为:

  (数据来源:WIND;单位:万亿元)

  2、银行影子:表外部分

  上述非标投资等科目,好歹还是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内的。若做得更绝一点,干脆把资产出表,放到表外的资产管理业务中去。

  资产出表,这并不是什么非分的要求。有些贷款投放之后,因故不方便或不希望持有到到期(比如有更好的客户可以投放),希望变卖转让,这其实是合情合理的需求,最规范的做法是资产证券化,打包成ABS转让给外部投资者,从而资产真实卖断。但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一直没有成为主流,业务流程繁琐,其原因非常多样,本报告无法展开。而变相的资产证券化——即资产出表——却非常发达,最为典型的就是将表内资产转移至表外理财。

  如果一间银行信贷和表内非标均达到监管上限,还想进一步扩张业务,则利用表外。有些不便或不允许表内投放的资产,也可放到表外。典型的做法,是发行一只理财产品,接走表内资产(或资产新增就直接放到表外)。比如有一位存款人拿100元来购买,从而募集资金100元。起初,这100元是以理财产品的名义存在银行中(或者说,理财产品投向为银行存款)。

  然后,有企业来申请借款,银行说我们表内信贷没额度了,可以用理财资金投放给你,利率几何。企业咬咬牙表示同意。于是,理财资金以一个非标的形式,投放给了该企业。企业拿到资金,依然要存在银行,银行存款总额不变(存款人变了)。这整个过程中,理财只是转移存款,没有改变存款总额。

  这时,由于银行声称这是一只100元的理财产品,并不是存款,其投向也不由银行承担风险,而是由投资人承担,因此不用参与表内大部分监管指标的计算(只需计提一些操作风险、申购赎回时的流动性风险等)。因此,银行不给自己的监管指标造成明显压力,却实现了突破监管指标,额外扩张业务。

  但现实中,众所周知的是,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由银行实施刚性兑付,投资人都相信自己购买这产品是无风险的(理财产品成为了类似存款的信息不敏感证券),理财的投资风险实质上由银行承担,实质上是表内业务,理应纳入各类监管指标的计算。

  我们大致掌握这部分表外业务的规模。根据最新公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截止2017年末,银行业理财余额是29.54万亿元,但不能全部统计为表外。首先,保本理财(7.37万亿元)应剔除,因已纳入表内;其次,银行同业理财(全部同业理财为3.25万亿元,大部分为银行同业理财)也已经统计在投资方银行的资产科目中,体现为同业投资。但两个分类维度(保本与非保本、同业与非同业)是交叉的,但缺乏具体的明细分类数据,只能假设分布是平均的。亦即,非保本、非银行同业的理财,约20万亿元。

  这20万亿元的表外理财,很遗憾我们缺乏更详细的投向数据,只能假设与全部理财的经验相当,约70%的资金通过债券、非标、权益等方式,投向了实体经济,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大概有14万亿元左右是投向实体的。

  3、影子银行:非银金融部分

  前文已述,银行具有签发信息不敏感证券的特许权,从而赚取特许利差,利润丰厚。其他非银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等)没有这项业务,没有经营存款(货币)的特许权,他们发行的产品或证券是信息敏感的,收益率高于存款,故而它们的盈利水平普遍不如银行。在盈利的诱惑下,部分非银金融机构偷偷也开起了银行。

  方法同样令人眼花缭乱,但本质不难理解,与银行利用表外理财扩张业务类似。首先会发行一个资管产品,然后投向各类资产。所发行的资管产品原本应投资者风险自担,是信息敏感的,但有意无意地,发行人使投资者形成刚性兑付的印象,风险实质上由非银金融机构承担,存在刚性兑付。这样,这些产品就类似于一张信息不敏感证券,像银行业务一样。所以,它们被称为影子银行。

  最为典型的影子银行是货币市场基金。虽然从来没有人声称它是无风险的,但由于它风险确实低,发生风险的情形并不多见,因此也被市场共认为是几乎无风险的,是一张信息不敏感证券。尤其是在使用摊余成本法后,连市价波动都被消除了,更加符合信息不敏感证券特征。本质上,货币市场基金是套取管制存款利率与市场化的同业利率之间的利差,抬高银行负债成本,最为直接地侵蚀银行特许价值。尤其是在货币市场基金份额的流动性提高、支付功能出现后,对活期存款的替代进一步加剧。

  4、影子银行:金融之外部分

  在特许利润的诱惑下,除了非银金融机构之外,甚至金融业之外的机构,也有开银行的想法。于是,街边的种种财富管理公司开了起来,发行各种产品,募集资金,投向各种项目。他们有意无意给予投资人一种暗示:资金投入到我们的项目,给你们丰厚的收益率,保本保息。换言之,它们也尝试签发出一张信息不敏感证券。

  虽然我们相信这些开办者不全是骗子,有些只不过是不理解银行业务的非专业人士。孰不知,这种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无监管、无管制、无最后贷款人的自由银行制度,出事只是时间和程度的问题。

  当然,不是所有的非银金融业务和非金融财富管理业务都是刚性兑付的,有些是真正意义的投资业务,风险归属明白无误(比如大部分公募基金产品)。但真假投资业务混淆一起。所以,各类影子银行总额较难统计,因此我们暂时先用前文的例子来体现。下表即可囊括了银行表内业务、银行影子、影子银行等全部金融业务。

  5、影子对特许价值的侵蚀

  上述银行影子、影子银行扩大的过程,本质上是在侵蚀银行的特许经营权。

  前文已述,银行的利润模型是:

  利润 = 规模 × 利差 – 各种费用支出(业务及管理费用、各种税收、坏账损失)

  其中,最为核心的变量是规模、利差、坏账(其他变量相对稳定)。我们来看下过去这几年,银行影子、影子银行如何威胁上述三个变量。

  一方面,银行影子、影子银行发行的信息不敏感证券,收益率普遍高于存款,对存款形成分流(是分流存款,不是消灭存款,因为这些产品或其投放标的,最终还是会把钱存入银行,只是利率更高),这会影响规模、利差两个变量。如果此间还伴随点通货膨胀,那么存款人搬走存款的动机还要更强,毕竟其他投资品更能保值增值。同样,借款企业也发现融资方式较多,开始发行债券等。因此,银行为此承受了更高的负债利率,导致利差收缩,同时存贷款客户还在“脱媒”,规模也在收缩。

  另一方面,银行影子、影子银行相当于突破既有的管制,额外扩张了资产。毫无疑问,传统银行业务肯定已占据最优质的客户群体,银行影子、影子银行的扩张自然是相对低等级的客户(虽然有时也不能一概而论)。尤其是银行影子,风险仍然处于银行体内,它规模的增加,虽然可能弥补优质客户脱媒的规模下降,但对于银行而言自然是风险的增加,潜在坏账增加,动摇了经营的稳健。

  所以,银行影子、影子银行的滋生,一方面分流银行存款和客户,另一方面导致银行业务扩张并积累风险,对银行的规模、利差、坏账三大关键变量都有负面影响,最后会逐步侵蚀银行特许价值。令人吹嘘的是,银行影子是银行卡特尔联盟内部自身的原因,自己侵蚀自己的特许价值,是联盟内部竞争博弈的后果。

  三、回归本源:特许价值的重新强化

  当然,我们也认识到,大部分银行影子、影子银行确实起到了支持实体的作用,弥补了呆板的银行传统业务的不足,使很多被传统业务放弃的客户获取了金融服务。因此,彻底剿灭影子业务也是不利的。但任由影子业务泛滥,又会动摇银行业整体稳健,从而滋生系统性风险。所以,这里是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必须认清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防范风险还是支持实体。

  银行影子、影子银行的日益盛行,美化了大部分金融监管指标,监管部门拿到的报表是扭曲的,监管官员无法准确掌握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程度,低估风险水平,也使他们无法进行决策,或者导致错误决策。考虑最极端的情形,即银行经过影子扩张,真实资本充足率已极低,实际资产质量已较差,而监管部门难以掌握,未能及时干预,从而最终陷入系统性银行危机。

  因此,净化金融机构报表,还原真实风险水平,成为监管部门的当务之急。这项艰巨的大监管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三步走:

  (1)彻查真相;(2)还原业务;(3)补提欠账(后两步同步进行)。

  1、彻查真相

  我们把前文梳理的银行、银行影子、影子银行汇总至一张表中。第一项任务,是对各类业务进行彻查,查清其业务本质:哪些实质是银行表内业务,哪些是真正的表外业务。尤其是佯装成表外业务的理财、资管等,要还原为表内业务。

  因此,开启于2017年3月的银监部门“三三四十”大检查,本质上便是为了彻查银行的真实风险,还原各种影子业务的实质。经过近一年多时间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完成彻查后,监管部门便可以得到一张所谓的真实的财务报表。比如接上例,如果银行表外的100元产品是银行刚性兑付的,按要求要回表,实质监管报表将变为:

  2、还原业务

  但上表是监管部门重述的、反映真实情况的报表,但实际业务还没调整,表外非标还在理财产品里,投资人手里还持有理财产品。因此,业务要实际调整回来,使报表与实质相一致。

  比如,上例中的100元理财产品到期后不再续做,表外非标真实回表。这其实就是发行理财产品的逆过程,理论上,借款企业先把100元退给理财产品(企业存款下降100元),理财产品再把钱退回投资人。投资人把钱存在银行,银行整个存款总额不变。

  然后,可能这间企业还得继续用钱,银行给这个企业投放一笔贷款(或表内非标),企业仍将钱存于银行,因此新派生100元存款。

  当然,实践中,可能并不存在上述企业先还钱再重新借钱的两个动作,上述两个环节是同步完成的(除非企业不再续借)。那么就表现为:理财回归为存款,表外非标回归为表内非标或贷款。

  完成这一系列业务调整后,银行的报表将实现实质与形式的统一,反映真实业务情况。

  3、补提欠账

  然后,再按真实报表重新计算资本充足率、不良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拨备覆盖率、流动性指标等监管指标时,监管部门可能会发现,实际情况比原来上报的美化数字要糟糕得多。

  比如,部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便可能已跌破最低监管红线。我们可以拿实际行业数据做一个粗略的测算。假设理财产品全部由银行刚性兑付,因此需要回表,其投向实体的部分计入风险加权资产,假设权重是100%。同时,假设表内非标投资也有一半未按要求计提100%的风险权重,而是仅计提了25%(包装成同业资产)。我们以2017年三季度末的全行业资本充足率数据为基础(由于年末数据未披露),在分母上补计上述漏计的风险加权资产。最后,试算得到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分别为8.91%、9.30%、11.07%,分别较原值下降1.81、1.89、2.25个百分点,游走于监管红线附近(但部分银行可能已跌破红线),有一定的资本补充压力。

  因此第三项任务即相应调整业务,使监管指标达标。方法无非两个方向:

  一是整固,即补提资本、拨备、准备金、抵押物等,使监管指标真实巩固。

  二是处置,即削减问题资产余额,削减影子业务,同样使监管指标回归达标。

  显然,两类方法必将是双管齐下的。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将看到部分银行将进行再融资、补提拨备等活动。另一方面,部分资产还将处于逐步削减的阶段,需注意市场风险。

  四、总结:大监管将强化银行特许价值

  目前,我国金融大监管还在强力推进,效果还在持续显现,风险将得到进一步控制。在监管压力下,银行影子、影子银行逐步收缩,其间会有资本补充、资产调整等业务行为,市场可能会有一定扰动。但从更根本上而言,对于银行业来说,这意味着一股侵蚀其特许价值的势力得到遏制。金融业务回归银行体内,又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强化了银行的特许价值。这不能简单理解为银行垄断地位的强化。因为,这更是维持银行体系稳定的必由之路,防范风险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当然,真正能够服务实体的金融创新依然要鼓励,但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能披着创新的外衣,行银行业之实,成为银行影子、影子银行,从而动摇金融体系稳健。

  而具体到银行业内部,传统存贷款业务基础较为扎实的银行将明显受益于这一进程。所谓基础扎实,主要是指客户基础,具体的又主要是指客户基本户的基础。客户基本户是留存低成本存款的主要抓手,也是开拓贷款业务的主要基础。部分大型银行、地方性银行在基本户方面有天然优势,将明显受益于存贷款业务回归带来的特许价值。

  来源:王剑的角度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