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A股与港股大跌:是二八转换前奏还是同步调整?

   作者:邬川 耿荷 刘鹏

  2月9日,A股市场延续了“跟跌不跟涨”的传统,继欧美股市大幅下挫后,上证50指数领衔A股各大指数继续下挫,大跌4.6%收盘,本周上证50跌幅达9.86%,创2016年以来最大跌幅。

  还原上证50的抢跑踩踏现场

  自2017年5月以来,上证50就未曾遭遇周线级别的调整,从技术面来看,也没有跌破重要的均线支撑。

  但2月7日以来的三连跌,K线接连穿透5日线、20日线、60日线和120日线,直线下坠挑战年线支撑位。

  上证50领跌A股,什么在领跌上证50?

  根据个股对上证50涨跌的贡献点数,可以看出,中国平安、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人寿分别贡献-6.45、-5.91、-4.05和-3.9。其中,中国平安以161亿元的放量大跌,创出2015年7月14号以来的最大成交记录。

  一位刚刚募资成功进入封闭期的基金经理表示,隔夜暴跌的美股在情绪层面,极大地影响了A股的投资者。“中证1000早于上证50多日进入下跌通道,也反映了市场多数投资者的悲观预期。”

  (最下面为中证1000指数,中间黄色线为上证综指,最上面紫红色为上证50指数)

  他分析,美股近十年的长牛行情,不少机构投资者获利兑现,加之日益增多的程序化交易,其自动止损与美股的抛售互为因果,加速了循环下跌。

  十年美股长牛,如今一朝被抛售,中国平安刚走出1年两倍多的慢牛K线,资金却也急不可耐,纷纷止盈。

  当他看到中国平安在早盘的竞价是-3.6%时,就发觉里面的长期锁仓资金要开始抢跑。

  9点30分开盘,几个亿的资金、频繁的万手大单卖出中国平安,加之上证50其他权重个股的快速下挫,让他意识到这一波的出货浪不同寻常。

  中国平安在一波接一波的凶猛出货资金中,遭遇其历史最大盘中跌幅,达9.62%,接近跌停。

  (紫红色线为上证50指数,白线为分时线) 

  上图可以看出,中国平安的分时线的日内低点,也是上证50的日内低点,相似程度极高,不难看出中国平安是上证50的砸盘元凶。

  与此前市场不同的是,历来以低波动率为交易特点的大型蓝筹,也逐渐增加了其日内波动率。

  其波动率为何大幅增加?

  上述基金经理分析,原因在于:

  一,很长一段时间内,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大型蓝筹都呈现换手率不高的交易状态,这意味着个股的长线资金多过短线投机资金,遏制了波动率,这在交易层面上制约了资金在短时间内的大规模进入和流出,一旦资金争相快速流出,那么必然以砸盘的形式出现。

  二,2017年成立的基金都在上证50里面报团,重仓中国平安的也不在少数,这些机构投资者如果有少数几家想要获利兑现,就会带动其机构一起就减仓,羊群效应明显。

  三,短线资金从2017年三季度开始,涌入规模明显增加,增加了中国平安的日内振幅,大量资金借信托、银行渠道上足杠杆,押注蓝筹核心资产,但其高杠杆的特性必然带来高波动率。

  午盘开市后,上证50不久再次试探上午前低,随着抄底盘的涌入和交易所的窗口指导,获利盘出货规模明显减少,以中国平安为代表的蓝筹开始缓慢回升,在一定程度上,为下周的蓝筹走势,挽回了一些市场信心。

  二八转换还是覆巢之下?

  鉴于上证50指数的跌幅第一次大于创业板指数与中证1000,加之银行、保险和券商的联袂砸盘,一带一路权重股如中国交建、中国铁建跌穿平台,不乏投资者预测二八转换就此开始。

  从涨跌幅来看,上证50本周跌幅为9.86%,上证综指跌幅为9.60%,深成指跌幅8.46%,创业板综指跌幅为6.46%。

  创业板仅仅领先不到3%的身位,如果以此判断“八”的表现好于“二”,颇有“五十步笑百步”的意味。

  但从历史K线来看,2015年年初的创业板启动,风格开始“二八”转换,但这并不是以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下跌为代价,上证50横盘3个月后,也开始了主升浪。

  下图为2014年年底至2015年3月的创业板综指和上证50(黄线)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位于下方的创业板K线一路上扬,黄色的上证50在3个月内从震荡下行到缓慢拉升,一直在区间运行,没有连续大跌的K线。

  一位浙江的资深游资圈操盘手表示,中国平安大跌,是暗示机构投资者的脆弱人气和信心,此时他们也不敢贸然斩仓蓝筹,调仓至小票。

  如果创业板只有散户参与,那么只是脉冲式的行情。“创业板要想企稳回升,蓝筹也必须横盘,让筹码充分换手,让机构腾出仓位介入创业板。”

  到底是二八顺利转换,还是覆巢之下,难有完卵,仍要看资金作出的K线回答。

  去杠杆传导

  一位北京地区基金经理表示,这一轮剧烈调整,肇始于一行三会共同制定的资管新规,即《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正式文件即将下发的消息。“这意味着过去以来银行资管产品撬动的杠杆资金模式,走向终结。”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也撰文称,随着资管新规出台,银行的理财将逐步回归本源,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受限,变相的杠杆也将难以为继。

  “2018年A股要面对的是资产端的去杠杆。当业绩红利逐步退潮的时候,资产端的杠杆风险会逐步暴露出来。一方面,上市公司本身的现金流会受到影响,自身的债务偿还能力变差。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股价会受到影响,抵押融资能力会弱化,再加上整个货币金融环境的收缩,资金链可能会吃紧。”管清友写道。

  其次,这位基金经理表示,进入2017年以来借助大盘蓝筹股带动的持续上涨,在国内金融领域加强监管、海外美股泡沫破灭等内外因的夹击下,给A股带来一次巨幅调整。

  三大担忧制约基本面

  A股是否会继续剧烈下挫调整?广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表示,从经济基本面来说,并不支持市场出现过于剧烈的重估。

  他在研报中表示,“市场担心的不是当前经济,而是另外三个逻辑。”

  担忧点之一:经济好,通胀上升,利率抬升。美国的时薪数据创几年新高意味着充分就业情况下,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这是通胀抬升的前兆。于是全球资本市场开始负向冲击。毕竟,美债收益率如果被通胀抬上去,正常利差逻辑之下,全球利率都不会太低。本质上说,产出缺口缺效应-通胀-利率是一个担心的线索。

  担忧点之二:经济好,政策会推动一轮超预期的去杠杆和挤泡沫。以往的一个经验规律是,经济压力大,政策会平衡增长和结构调整;经济压力不大,政策更大力度会推动调结构、防风险、挤泡沫。目前的经济数据似乎显示政策不用存在太多关于增长的担忧,实际上,我们看到这一逻辑下的一些信号确实也在出现,比如GDP开始挤水分,政策开始放风去杠杆,房贷利率开始上涨。

  担忧点之三:目前经济好,但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政府去杠杆影响基建,居民去杠杆影响地产,后续经济压力会逐步加大。当前经济较高的景气度内生了一些约束点。比如偏强的人民币后续会影响出口;政府推动金融去杠杆和防风险可能会影响基建融资;如果后续控制居民加杠杆,将会影响房地产。经济压力可能会在1-2个季度后有所加大。

    港股一周内累跌近12% 暂属健康回调

  自从开通沪港通与深港通后,港股与A股的联动性越来越大。

  香港股市经历了2018年1月的“狂欢”之后,进入2月,在美国市场的影响下,连续急搓。

  截至2月9日收盘,恒生指数收报29507.42点,大跌943.85点,跌幅3%。截至目前,恒生指数已经从1月的高位33484点,累计下跌3977点,跌幅11.87%。

  对于香港股市的本轮下跌,香港市场基本一致认为,这是在外围市场影响下,香港股市的健康回调,鉴于目前环球经济基本面向好,且无系统性风险,因此不会出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股市大跌现象。

  霸菱股票环球主管Ghadir Cooper认为,过去数天,环球股市大幅下跌,回吐了 1 月份急升时录得的升幅,考虑到股市近期的涨幅紧随 2017 年的强劲表现,这轮回落未必是意外之事。

  他说,尽管股市近日表现疲软,但基本因素仍然受到支持。具体而言,经济环境继续呈现环球经济增长同步、新兴市场的企业盈利复苏,发达市场也有利好因素,包括欧洲持续复苏及美国税改。

  “目前股市的下跌仍然是牛市的正常回调,但如果MSCI中国指数从目前的峰值再下跌10%,那可能会伤害到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市场进入熊市。”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对腾讯财经表示,香港股市应该不会马上反弹,整固会持续一段时间,但2018年的香港股市将会向好。

  “北水”撑港股 预计今年南下资金将更多

  港股流动性方面,刘劲津认为,当下“南下”的资金对香港股市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去年共有440亿元资金“南下”香港,2018年至今已经有130亿元资金流入香港股市,预计今年“北水”将更多。

  事实上,港股连跌几日之后,已有不少“北水”明确表态撑香港股市。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基金经理对腾讯财经表示,海外市场对中国的了解有限,而且长期自带偏见,目前来看来港股仍然有不少机会,港股作为中国资产的展示平台,部分行业的系统性低估程度在全球都非常少见。

  嘉实基金也表示,尤其看好港股市场,短期风险释放后,仍会存在显著投资机会,港股将继续受益于北水南下及西水东进。但或与2017年不同,2018年A股或领先,或者表现与港股差异不大,而当中的主要风险则在于A股的去杠杆以及港股的加息节奏。

  港股板块方面,高盛预期,2018年银行、保险的盈利将有改善,为首推板块,其次中国新经济相关的科技、教育、健康行业,也将有较好表现。

  对于接下来的潜在风险,Ghadir Cooper表示,工资恢复增长,恰逢资本开支复苏,以及通胀预期升温,在这样的环境下,某些企业会较其他企业表现更为出色,而某些行业及企业的利润率可能会承受更大压力。  

  2018年6月,MSCI将正式将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此,刘劲津认为,MSCI中国指数目前估值约13倍,处于低估水平,而基于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比重推测,在未来5年,将吸引2000亿元资金流入A股,未来10年,将吸引400亿元资金。他说,不少国际投资者目前对于中国相关的配置仍较低,他们有兴趣增加中国市场的配置。

  刘劲津预计,2018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会偏宽松,利率将较2018年为低,这将支持A股表现向好。

  来源:棱镜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