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解读易鑫集团(02858.HK)财报的正确姿势:账面数据之下的竞争力

  格隆汇16日讯,2018年3月15日,易鑫集团发布了2017年的业绩报告,但是报表上收入和利润项却呈现冰火两重天。17年上市的易鑫集团实现了规模的高速增长,收入39.1亿,同比增长162%,毛利为21.9亿,同比增长198%,毛利率从49%上升到56%,反映的是规模效应下效率的提升,但是,年度亏损竟然达到了183亿人民币。what?39亿的收入能亏183亿?这或许是大多投资者不能理解的地方。

  这样恐怖的年度亏损数据可以说是今天易鑫的跌幅的原因之一。

  实际上,根据Non-Gaap的口径,调整后经营利润达到了4.89亿,同比增长225%,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6亿,同比增长366%。

  那其中的差距究竟在哪?

  答案是易鑫上市带来的会计处理问题

  在上市前,易鑫集资以发行优先股为途径,透过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易鑫分别在2015、2016、2017年发行A轮、B轮、C轮优先股先后完成了三次融资。

  具体是,15年1月按每股11.27美元发行3460万股优先股,分拆后为每股账面价值1.13美元;16年8月发行了1.66亿股B轮优先股,每股3.32美元;17年5月发行7093万C轮优先股予易车、430万股予易车香港换取相关业务资产和服务,再以4.65美元的价格发行了3332万C轮优先股;所有优先股都在上市时转化为普通股,优先股转换价按IPO的7.7港元的价格估算,分别实现了公允价值的亏损14亿,81亿,177亿港元,从而导致了账面上巨额亏损。为什么会这样,具体涉及的会计比较复杂,但大家可以这么理解:

  一般可转换优先股可以在公司上市完成后按照约定的比例转换为普通股,其约定价格往往大幅低于上市后的每股发行价。但在会计计量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将普通股价值与转换价之间的差额计为亏损,从而导致了上市第一年在财报上出现的大额亏损,但这样的账面亏损是暂时性,18年财报就会恢复正常。

  所以,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只是一种会计处理方式,对公司净利润产生的影响,但并不涉及现金项目,公司的持续经营不会产生影响。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美图也是因为上市时优先股的转换导致了63亿的巨额亏损,所以说,易鑫巨额的亏损并没有参考意义。那么,该怎么看易鑫集团的业绩?

  1、 各主营业务高速发展

  分业务来看,易鑫集团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全年,交易平台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4%,自营融资业务增速同比增长131%,交易平台业务(包括广告、平台增值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了除自营融资业务的另一增长极。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全年,易鑫共促成约49万笔汽车零售交易及汽车相关交易, 同比增长约88%。交易平台本身所形成的品牌效应通过广告和交易服务费变现形成第二收入来源,增长趋势很健康。

  2、规模效应下收益效率的提高​

  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易鑫平台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直接反应在利润率上,毛利率从49%上升到56%,调整后的营业利润率从10%上升至13%,经调整的净利润率从7%上升至12%。分部营业利润率规模扩张情况下效率的提高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好现象。

  刚上市的易鑫资金依然很充足,从资产负债率看,未来易鑫扩张的支撑依然是有保证的。

  易鑫已打通汽车产业的整个零售链条,在同一交易平台上实现聚合和并行运作,为汽车制造商、汽车经销商、汽车融资合作伙伴及售后服务提供商提供精准的用户线索及营销场景,最终实现开放式平台的高效转化和交易流通。易鑫集团,明显正在坦途上。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