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实录︱安踏(02020):下半年将保持高毛利率 全年业绩或创历史新高

  安踏体育(02020)执行董事兼总裁郑捷表示,从现在各个品牌的发展路径来看,安踏下半年的成长基本能与上半年达到持平,这也意味着全年的业绩会更好,安踏或交出有史以来最好的经营业绩答卷。

  智通财经APP获悉,安踏体育(02020)发布2018年上半年业绩,公司实现收益105.53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44.1%;股东应占利润19.44亿元,同比增长34.0%;基本每股收益72.44分;拟每股派现50分。

  公告称,上半年,安踏的线上及线下业务继续取得迅速发展,加上集团旗下其他品牌的销售表现亦取得亮丽的成绩,公司的收益增加44.1%。其中公司服装收益为60.65亿元,同比增长64.6%。

  郑捷称,在今年下半年以及未来更长远的发展中,创新会是安踏业务的核心支柱。上半年安踏推出了多款具有安踏DNA的创新产品,如汤普森系列打开了中国篮球市场中青少年这一细分市场、DESCENTE系列进入高端专业市场、FILA也在年轻化市场中走出了很好的一步。此外,NASA系列、安踏儿童系列等均获得了市场欢迎。

  从财务数据来看,上半年整个集团在创新投入上的占比在增加,从5.8%提升到6.2%,公司对商品创新的投入甚至大于对业务成长的投入比例,足以证明安踏对产品创新的重视度。

  以下是智通财经APP整理的业绩会问答实录:

  问:KT系列球鞋上半年销量如何?占营收比重多少?KT第四代球鞋什么时候推出?

  答:上半年,在安踏旗下产品中,篮球品类的业绩表现最为靓丽,占了公司3/1的营收,KT系列则占篮球鞋业务的40%。KT第四代将在9月份正式发布。

  问:公司的净利润因为汇兑亏损而有所减少,如果人民币持续走弱,将会对公司下半年业绩带来什么影响,净利润会不会进一步下降?

  答:从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毛利率上升但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都在下降,营业利润率下降主要是因为广告开支增加,净利润下降更多是因为汇兑损失,但其实损失并不大,因为去年汇兑产生了收益,对比之下今年的汇兑影响就更加明显了。公司是以人民币为计价,所以下半年汇兑的影响不会特别大。

  问:FILA和安踏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是多少?上半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减少6亿,是什么原因?FILA和安踏的售罄率表现如何?

  答:FILA的营收流水增长非常快,安踏也保持了高双位数的增长,两个业务都比较健康。

  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少的一部分是存货流出,因为此前收购了新的品牌,就产生了库存。第二部分的原因是FILA营收占比在增加,因为FILA也是直营模式,FILA的销售增长带动了库存的增加,也影响了现金流,但这两块业务都是很健康的。此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比较大,应付款的增长也导致了经营现金流的流出。但整体来说我们觉得减少6个亿是在很正常的范围里。

  售罄率方面,FILA和安踏近3个月的售罄率都超过了60%。

  问:公司曾称有收购国际体育品牌的意愿,从公司多品牌战略布局来看,在过去几年公司在不同的细分领域都完成了收购,下一步会收购什么样的业务?

  答:接下来公司还会在细分领域继续收购,主要关注和安踏集团定位相匹配的专业运动品牌、或者运动属性比较强,能与安踏互补的品牌。因为安踏品牌布局主要集中在大中华地区,所以接下来的收购方向会更关注全球范围内的相关运动品牌。

  问:公司践行多品牌战略,但收购标的太多是否会起到反效果?

  答:从上半年业绩来看,多品牌战略对业绩成长产生的是正面的推动作用,细分领域的各品牌面对了不同消费者的诉求,因此,多品牌战略为公司带来的更多是机会。至于反效果,或许投资者会认为多品牌在管理、组织架构、资源分派方面会不聚焦,对此,我们已经从内部管理组织各方面做好了安排,我们都是做有准备之战,不会做一些做不到的事。

  问:公司国际化业务进展如何?以及品牌重塑计划的进展如何?

  答:公司的国际化业务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安踏品牌的国际化,另一个是集团国际化。从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安踏的民族品牌将在一些重要国际市场中有比较好的表现,上半年,KT系列已经在美国出现了排队的情况。至于集团国际化还要等待收购机会。

  品牌重塑方面,我们现在已经把品牌定位及未来品牌的主要架构进行了完整确认,接下来会落实到各个主要的品类。接下来投资者都能在品类的推广中看到我们如何把品牌的新形象呈现给消费者。

  问:多品牌策略之下,公司的广告及推广开支预算大概是多少?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创新高,那全年的毛利率预计表现如何?今年6月份,有沽空机构质疑公司造假,你们怎么看市场的批评?

  答:公司的广告费开支一般在10%-12%之间,虽然今年上半年比较高,但也没有超过12%,未来基本还是会维持在这个水平。今年上半年毛利率创新高,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成本管理维持在比较好的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零售业务的占比提高了。因为零售业务的毛利率本来就高过批发业务,未来零售业务的占比会更高,毛利率也有望维持在很高的水平。

  至于沽空机构的质疑,公司多年业绩增长已经是最好的反击证明,他们把全球业务和中国业务的毛利率做简单对比本来就是不合理的。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