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会实录︱新高教(02001):未来学费调整空间大 可供并购的标的更多

  9月3日,新高教集团(02001)在香港举行2018年中报业绩发布会。就市场关注的民促法(送审稿),公司董事会主席李孝轩表示,根据新《民促法》审稿内容,有多个利好行业因素,包括鼓励公开募资、规范营利性民办教育的VIE架构及关连交易、税收及土地优惠政策。他提到《民促法》第七条“公办学校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营利性民办学校”,预计今后会有更多可供收购的独立学院出现在市场上。

  此外,上市后的新高教,目前已具备较强的跨区域复制能力及管理水平,正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现收益人民币(单位下同)2.49亿元,同比增长17.0%,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亿元,同比增长36%,每股盈利0.1元,中期股息每股0.027元。

  公司收入增加主要是学费同期增加16.9%至2.3亿元,主要由于云南学校及贵州学校在校人数增加,以及贵州学校部分专业相应调整2017年新生学费标准。

  以下是智通财经APP整理的业绩会问答实录:

  问:作为民办高校里面,扩张速度最快,布局最广的新高教,能否分享公司在地区布局的思路?

  答:地区选择上,强调“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教育及学位数欠发达的地区,即毛入学率较低的省份会优先布局,该区域具备政策支持能先决条件。

  同时也会考虑地区的考生数量、人口数量高及经济发达程度等因素决定并购的区域,现在进行同步洽谈地区有四川和广东,但目前未有明确的并购数目目标。

  问:最新调整的《民促法》送审稿,外界认为会给新高教带来更多的收购标的,公司在收购上有什么优势?

  答:新《民促法》会对投资人办学形成新的判断及评估,尤其是独立学院方面的并购,未来新高教还是会继续强化并购能力,强化对目标院校并购之后价值的提升。新高教在并购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给予并购标的最高的估值,而是为对方带来更多的协同效应及价值的提升。

  此外,由于公办学校不能举办营利性学校,而且重申要求需要有“七个独立”,接下来独立学院的并购标的将会大量出现。这次《民促法》的主旨很清楚,营利性的学校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合法合规的盈利,而非营利的学校,无论通过什么变通形式都无法营利,因此此次民促法是让营利及非营利学校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各自发展。

  现在所有的学校都是非营利的,什么时候会变成营利,未来的状态需根据地方法规进行选择,选择的时间一般为3-5年,因此目前还有一段过渡期,前段时间我们公示的一些学校,并未受到影响,反而税收优惠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问:下半年的并购目标,以及下半年是否会有学费调整?

  答:每一个并购标的都是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的并购团队在业界是非常优秀的,目前也在全力推进并购步伐,有好的消息会陆续公布,但目前没有可发布的具体并购信息。

  此前并购的学校自身成长性都非常好,未来并购增长+内生增长也会同步进行的。

  学费调整方面,目前集团学费水平属于中偏低水平,所以调整空间非常大,会根据情况做出相关调整。

  问:上半年负债比率有所上升,未来如何进行资本补充,以及负债上升会否影响到公司的并购步伐?高速增长的学生数量能否继续保持?主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并购,是否会面临一些困难?

  答:中期整体负债率约49%,这一水平处于同业适中水平,教育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但是目前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仅覆盖2家学校,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并表,鉴于未并表院校规模比较大,因此负债仍有下降的空间。

  学生数量的增长,随着公司内生+外延的发展,未来还是会保持比较高的学生数量增长水平。

  教育并购不管到任何一个地区,都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但是也正因为这些问题与困难,才能彰显集团在并购方面的并购能力,以及成熟的操作经验。

  问:能否预测《民促法》具体实施时间,以及在正式实施期间,会否影响公司的并购步伐?关于筹办互联网大学的计划,什么时候能够成立,课程内容现在是否已有一些想法?

  答:预计年底前将正式公布,明年9月可以正式推行,民促法整体对高等教育是利好的。

  至于开办互联网大学,公司内部在信息技术已经有很大积累,已有相关平台和软件;此外,对同业院校也有提供服务支撑,未来互联网大学发展的路径首先是服务好自己,再服务好社会其他企业。

  未来主要希望在互联网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运用上,引发高等教育的变革,实现因材施教的初衷,争取对公司贡献一半价值。

  目前需等待政策上的突破,我们的技术方面没有问题,因此还没有成立互联网大学的时间表。

  问:AI智能化办学是否已有具体方案,在哪些方面有所体现?

  答:非常多的方面已有所体现,如大数据的考试系统,以及定制化的课程,未来教师所有的教学,可能是人机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教学,以及未来三分之一的课程可能会是全国一流的专业名师来承担,还有三分之一的课程可能由机器人来完成,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做的。

  大规模的教育如果没有信息化系统以及智慧化教育来支撑,其可复制速度较低,如我们目前在做的《名师远程大课堂》就是请到全国一流的名师,未来希望智慧教育能给教师及学生赋予能量,这些都是我们未来会积极探讨的。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