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9月24日正式赴港IPO 将于9月12至17日公开招股

  据“独角兽早知道”独家消息源,海底捞暂定于9月12日至17日公开招股,24日挂牌,但时间表仍有机会变动。海底捞已于9月3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并于昨日开启预路演,海底捞此次拟融资规模10亿美金,公司总估值100亿美金,联席保荐人为招银国际和高盛。

  据了解,按2017年营收计算,海底捞在中国和全球的中式餐饮市场中均排名第一,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中式餐饮品牌。据悉,海底捞已更新招股书,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7.56亿元增长54.4%。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17%。

  招股书更新详解

  根据港交所9月3日披露的信息,海底捞已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同时更新了招股书。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3亿元,比上年同期的47.56亿元增长54.4%。实现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长17%。

  营业收入增长的背后,是海底捞拥有及营运的餐厅数量的增长。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其拥有餐厅共362家,招股书中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门店总数是341家。2017年底海底捞门店总数为273家,截止目前今年总新开店95家,其中64家店在三个月内实现月度收支平衡。

  这一开店速度高于同行,根据8月30日呷哺呷哺(0520.HK)公布的中报数据显示,其上半年新开48家呷哺呷哺餐厅,2014年至2017年的门店数分别为452、552、639和759家,每年平均以100家的规模在扩张。

  虽然从门店总数看,呷哺呷哺的门店数高于海底捞,但在2018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73.43亿元,呷哺呷哺为21亿元,从盈利能力上海底捞更胜一筹。海底捞2015年-2017年营收总额分别为57.57亿元、78.08亿元、106.37亿元。

  海底捞的收入主要来自火锅餐厅经营,2018年上半年,餐厅经营占其营收比重97.4%。

  海底捞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二三线城市餐厅经营收入的大幅增加。数据显示,其上半年来自一线城市的收入为18亿元,去年同期为14.27亿元;来自二线城市的收入为34.67亿元,去年同期23.396亿元;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收入为14亿元,去年同期6.36亿元。

  二线城市的翻台率同样拉高海底捞翻台率整体水平。根据沙利文报告,海底捞的翻台率在中国主要中餐品牌中较高。今年上半年其在二线城市的翻台率最高,达到5.1,而整体翻台率为4.9。2015年~2017年,其翻台率分别为4.0次/天、4.5次/天、5.0次/天。

  从招股书数据即可看出,对于海底捞来说,二三线城市成为了业绩增长的主动力,相信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海底捞这种传统餐饮连锁企业将更多地向二三线城市下沉,这类城市将成为餐饮连锁企业的主战场。

  消失的消费降级

  吃着榨菜方便面、喝着二锅头、骑着共享单车逛街,这是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的自嘲。

  不过,这样一番“消费降级”的图景,似乎并不太符合现实情况。比如,一向以“变态逆天”的服务和不便宜的价格著称的海底捞火锅,在全国各大城市还在加快扩张的步伐,生意依然兴隆。

  海底捞近两年正快速扩张,且计划开店数量较前几年明显提升。

  海底捞新招股书显示,海底捞全国门店数量由去年底的273间增至362间,今年上半年新增71家门店,其中63家已达致初步月度收支平衡。

  而去年海底捞共开了98家新店,其中的97家已达致初步月度收支平衡。这意味着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新开的169家门店中仅有9家处于亏损状态。截至目前,今年内海底捞已开设95家新餐厅,接近去年全年开店数。

  海底捞开设的新店也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对比去年同期,上半年其在一线城市新增门店21家;在二线城市新增58家;在三线城市新增46家。

  随着门店数量增加,海底捞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管理难度也会加大。海底捞则在新招股书中称,其在规范供应链及餐厅的食品质量及安全标准,在食品质量控制方面投入超过500名指定员工。

  相信张勇也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对于海底捞的重要性,在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投放大量人力与资源,组建超过60人的食品安全部门,以及在每个餐厅派驻有食品安全专职人员。

  四张桌子到全国龙头

  公司前身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于一体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民营企业,创始人是张勇、舒萍夫妇和施永宏、李海燕夫妇。历经二十余年的成长,公司已成为中式餐饮市场的龙头企业。

  海底捞在中式餐饮行业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成为就餐体验和服务体验的代名词。在城镇化、消费升级的过程中,海底捞超强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要求。根据沙利文的调查,在中式餐厅品牌中,海底捞就餐体验(包括服务态度、菜肴卫生等指标)排名第一。

  海底捞实现高质量增长的核心在于“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高效管理模式,该种模式使员工自足性更强,积极性更高,有利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海底捞的拓店权限全部下放到店长手中,在“师徒制”的推动下发挥店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门店效益和拓店速度。

  店长的薪酬有A\B两种方案:

  A方案为其管理餐厅利润的2.8%;

  B方案为其管理餐厅利润的0.4%+其徒弟管理餐厅利润的3.1%+其徒孙管理餐厅利润的1.5%。

  因此,店长对培育“徒弟”有强大意愿。

  在拓店模式方面,每2个月海底捞会对每个门店进行A\B\C级评定,A级门店目前约占总门店数20%,A级门店的店长拥有拓店权力——店长自主寻找门店,初步确定意向后上报集团总部,由总部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总部与店长共同与业主谈判以推进门店扩张,因此在储备人才达到一定积累之后海底捞的开店速度能有亮眼增长。

  从核心数据上看,海底捞无论在开店速度、翻台率,还是在营收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方面,均表现优异。并且在规范供应链及餐厅的食品质量及安全标注方面加大投入,相信中国火锅头把交椅——海底捞,在入场后会给餐饮行业带来新的变化。

关键词阅读:海底捞 呷哺 店速度 公开招股 IPO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