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达中国(03639)致力产城融合二十年——深耕的力量

  2018年初以来,郑州亿达科技新城,长沙亿达智造产业小镇、长沙亿达智慧科技中心、成都亿达天府智慧交通科技城、重庆亿达创智广场等一系列重大产业园区投资项目陆续摘得土地、开工建设,继投资开发大连软件园、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武汉软件新城之后,亿达中国吹响了新一轮全国布局的号角。

  作为国内企业主导的产城融合开发模式的领航者,亿达中国自1998年始,已在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上深耕20载。当此之际,亿达的强势出击自然格外引人瞩目。随着“全国主流媒体亿达中国园区行”活动,智通财经走近亿达中国近身打量,其独特市场步调的幕后玄机,由此也清晰地浮出水面。

  大连软件园——亿达中国产城融合开山之作

  1998年,彼时国内对软件产业园区的认知和理解尚处在模糊混沌状态,在一片怀疑的目光注视下,大连软件园蹒跚起步,亿达中国由此投身产城融合。

  仅仅几年时间,伴随着大连软件产业的飞速发展,大连软件园声名鹊起,甚至连大洋彼岸的托马斯·弗里德曼都专程来此造访,并把大连之行的观感写进他那本大名鼎鼎的《世界是平的》。如今,大连软件园已发展成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专业化软件园区、亚太软件服务和创新中心、最具规模的ITO/BPO产业基地。

  经过20年的持续发展,大连软件园如今已经聚集了包括简柏特、IBM、埃森哲、惠普等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近前家软件企业,超过10万名软件人才,是大连单位GDP贡献度最高、能耗最低的绿色增长区。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亿达中国由园到城的跨越

  凭借开发大连软件园积累的丰富运营经验,2009年,亿达中国投身到15.26平方公里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建设中。这是亿达中国打造“产城融合”的又一个新样板。

  智通财经了解到,新城核心区建设前,亿达中国首先完成了大东沟村的改造——2010年,全村606户居民搬进亿达中国为其建设的1400余套花园洋房新居,人均居住面积增长60%以上;亿达中国建设了集中式商业及长租公寓作为村集体所属物业,负责统一招商运营,收益由村民以股份制方式长期分享;在新城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优先雇佣本地村民以促进就业、增收。

  2012年,新城一期产业楼投入使用,以Goodyear、Citibank、HITACHI、Panasonic等为代表的500强企业,以华宇、科大聚龙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进驻。

  2016年1月,世界500强企业Wipro在新城落户,并很快带来了龙头效应。2018年5月,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业企业行业协会(NASSCOM)与大连市合作项目——NASSCOM(大连)IT产业走廊开园,该项目由亿达中国建设运营,规划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产业,开展高端外包及创新型服务。未来三年内,将有不少于30家印度企业入驻。

  武汉软件新城——亿达中国产城融合首个成功“过河卒子”

  武汉软件新城是亿达走出大连、布局全国的首个战略布子。自2012年始,武汉软件新城总面积为74万平方米的一、二、三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投入使用。目前一、二期已实现满租,三期入驻率超50%。此外,规划建筑面积共50万平方米的四期、五期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目前,武汉软件新城已聚集包括IBM、法国阳狮、飞利浦、国家电网等世界500强企业,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文思海辉、明源、安天信息、未来组等软件信息技术类行业百强企业,泰康人寿、华奥安防、湖北工建等上市公司,入驻企业80%以上为高科技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轻资产运营——亿达中国撬动重资产投资的杠杆支点

  从大连软件园到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亿达中国实现了从园到城的跨越;从大连到武汉,亿达中国完成了从深耕大连到全国拓展的重资产领域的真正突破。但在众多房地产企业纷纷进入产业地产领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时代,仅靠重资产投拓单轴驱动,已满足不了亿达中国的发展需求。

  亿达中国2014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后,明确提出了“深耕大连、武汉,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及其他经济活跃区”的战略布局,在2015年提出了“轻重并举、以轻带重、以重促轻”的发展策略,将重资产投拓过程中百炼成钢形成的管理模式和客户资源优势,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即,组建轻资产运营团队,凭借成功管理模式输出和优秀的产业资源导入的轻资产运营模式,作为亿达中国全国拓展的先导力量冲锋在前,为后期是否实施产业园区重资产投资提供战略决策基础。

  在具体操作中,这一套“拳法”已被证明为实际有效——亿达中国之前在武汉的成功布局,就得益于2006年受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的委托,参与建设、运营武汉光谷软件园。初到武汉的亿达中国团队迅速完善软件园的配套设施,引入针对性的服务、专业的运营模式和丰富的客户资源。先后为园区导入IBM、惠普、华为等信息技术企业,入园企业由30多家增长到400多家,从业人员从不到2000人发展到30000余人,快速形成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集聚。

  亿达中国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亿达中国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郑州、合肥、苏州、成都、重庆、长沙、西安、哈尔滨等近20个城市,运营30余个产业园区项目,市场版图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及其他地区经济活跃区域的广大范围,运营园区总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并且在持续扩大规模。

  北京中关村壹号是亿达中国轻资产业务在京津冀核心区域的重要布子和代表项目,位于中关村科学城北区核心区,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该项目集企业办公、高端商务、活力商业于一体,以人工智能为产业主导方向,聚焦人工智能、高新技术等前沿产业,重点引入人工智能的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种子企业。

  成都西部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是亿达中国轻资产业务在中西部地区的代表项目,项目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是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

  除此之外,亿达中国在全国的布局还包括北京亿达丽泽中心、上海亿达北虹桥创业城、深圳海科兴战略新兴产业园、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合肥瑶海都市科技工业园、苏州高铁新城、苏州亿达尚金湾总部经济园、长沙梅溪湖创新中心、湘潭九华创新创业园、成都国宾总部基地、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四川泸州航空航天产业园、西安协同创新港、哈尔滨亿达创投智慧谷……

  据亿达中国管理团队介绍,从资本的角度衡量,轻资产运营更像杠杆的支点,轻资产项目的运营质量、特别是管理团队所体现出的能力水平,将撬动和整合多方面资源,推动大手笔产业园区投资项目。而事实上,轻资产运营项目所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很可能是被低估了。

  在目前亿达中国运营的30多个产业园区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是由各地政府部门委托亿达中国项目团队运营的园区。通常的模式是,亿达中国首先在一座城市获得一个轻资产项目的运营权,在这种情况下的运营效果总是利润微薄。当一个团队的管理能力、特别是产业导入能力释放出来,并真正获得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能够同时运营多个轻资产项目,其边际成本有效降低,而效益水平则获得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亿达中国管理层认为,亿达中国的轻资产运营极具成长空间。它不仅是撬动公司重资产项目的杠杆支点,同时也完全有能力成为撬动巨大的国内轻资产市场的杠杆支点。

  按照亿达中国的发展规划,今年内,公司运营的轻资产项目的总规模力争超过1000万平方米,未来3至5年,这一规模将努力达到和超过3000万平方米。

  顶层设计——严谨务实设定未来前进路径

  关于产城融合的现状与未来走向,亿达中国核心管理团队在接受采访时提出,产业是产城融合的根本,其中所蕴含的机遇与挑战需要高度重视和谨慎应对,但模式输出将面临本地化适配等系列问题。或者说,在实施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已有成功模式复制输出,必须更多地考虑和尊重不同城市产业、客户的优先发展,从而提炼出标准化的招商运营体系匹配于产业发展、助力产城融合。

  同样,面对未来的重重挑战,亿达中国选择的方向,就是打造智慧园区,形成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流量驱动技术,技术驱动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其所呈现出的巨大市场价值,都预示出未来的园区运营模式,将不再是单纯依靠人的服务。在互联网+时代,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为园区内的企业和人提供更细致更优质的服务,这是大势所趋。

  基于这种判断,亿达中国组建专业团队,开发匹配于园区运营的专业系统,结合亿达原有的园区运营模式与经验,打通线下与线上的全方位服务通路,全力建设园区工作、生活的闭合的场景与生态。并在亿达中国所运营的轻、重资产园区全面铺开。时机成熟后,智慧园区服务也将对外输出,整合更多线上、线下资源,服务于更多的产业园区、产业客户和产业人。

  在产业园区发展之路二十年的重要节点,亿达中国的再出发无疑引人瞩目。而从观察者的角度衡量,亿达中国是否能够像其预想的一样,在一系列全新战略领域如当年在软件服务外包领域般长袖善舞?亿达中国一向擅长的园区管理的模式输出是否一如既往的无往不利?亿达中国有能力用扎实的业绩将市场的问号拉直!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