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解读|教育股行情遇冷,卓越教育“生不逢时”

  如果不出意外,刚过聆讯并且即将上市的卓越教育或许会是今年“最惨K12教育股”吧。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早在今年7月,卓越教育便踩着港股教育股上市潮的尾巴,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但时隔5个月,这家K12教育公司才过聆讯。

  只是就在这短短5个月时间内,港股教育股市场却发生了较大“震动”。这让人不禁对之后卓越教育的上市产生一丝担忧。实际上,撇去市场影响,这家公司的资质并不算差。

  最纯正K12教辅公司

  定位决定公司性质。与教育板块中的民办K12学校不同之处在于,卓越教育的公司产品定位是放在课外辅导上的,公司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K12课外辅导教育机构。

  这一定位上的差异使得卓越教育在收费上,虽然依然是以学费作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但影响公司收入的因素不仅仅只有学生人数还有教学课时。

  从目前卓越教育主打的三大课程辅导项目来看,优学项目的小班辅导以及英才项目的课程时长均不相同,并且三大课程项目的收费情况也大不相同。

  由于可以自由安排课程时长使得机构可以根据不同学习时间及能力的学生安排个性化的课程时长,这相较于传统学校按部就班的教育,此类方式不仅有利于机构教学资源的配置,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这一合理的教学安排的确吸引了不少家长学生的关注,因此公司招生人数也在逐年上升。

  不过从教学项目分类情况来看,主打各学阶升学辅导的优学项目才是公司的核心收入项目。

  并且,正是由于中高考等升学考试的存在,使得追求升学率成为整个市场的刚需。在此背景下,家长对学费变化的敏感度大幅降低。这也使得优学项目的每辅导课时收取的辅导费用能够逐年上涨,使其成为公司业绩上涨的内在动力。

  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公司带来了高额的收益。智通财经APP观察到,2015-2017年,公司的客户合约收益从7.6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增至11.4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2.5%;与此同时,公司期内净利润从7051.7万元增至7540.8万元,基本保持稳定。

  不过,如今国内K12教辅已成红海市场,激烈的竞争导致公司利润受到侵蚀。其中最明显便是教师成本这一块。

  以2017年为例,2017年,公司员工成本达到4.6亿元,占公司总销售成本的69.9%,并且公司已连续三年员工成本占比达7成。并且直到今年6月底,卓越教育的员工成本依然保持着7成的高比例。

  也就是说,为了留住优质师资,卓越教育不得不为此付出较高的溢价,并且未来这一金额还可能不断提高。不过由于优学项目的存在,卓越教育还是能够一定程度转移员工还方面的成本。

  打政策“擦边球”?

  虽然卓越教育从资质上看还是一家不错的教育公司。但目前投资者最担心的就是这家公司是否会被政策波及。

  众所周知,11月15日在新华社受权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要对民办园并购、融资上市等行为进行规范监管。

  这一政策提出,美股红黄蓝(RYB.US)股价当即闪崩,10分钟之内股价暴跌60%。此后港股市场多家涉及幼儿园教育的股票也受到影响,股价出现下跌。现在投资者最担心的是,政策将如何界定卓越教育的幼教业务。

  在卓越教育的英才项目中,巧问教育正是公司幼教类教辅项目,主打“幼升小”教育辅导。

  于是,如何界定巧问教育是否属于民办幼儿园业务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不过从招股书介绍来看,公司的幼教业务似乎更倾向于“亲子园”式的早教机构。如果正是如此,那公司受政策影响的可能性会较小,不过这依然属于“擦边球”项目,较容易被市场误读。

  不过万幸的是,巧问教育项目在卓越教育整个业务体系中的占比很小。截至今年6月底,该项目招生也仅有1154人,若触及政策红线,撇去该项目对公司的影响也不会很大。

  不过对于卓越教育来说,在如今港股教育股及涉幼教育股行情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聆讯准备上市,出于对政策风险的考量,投资者对这家公司可能并不会在短时间展现非常积极的态度。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