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演讲、写新闻,这些工作马上会被IBM(IBM.US)的机器人辩手替代

  人类一向擅长争论,但IBM认为,电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差。

  周一,2016年世界辩论锦标赛的决赛选手Harish Natarajan与IBM的系统辩手(Project Debater)展开了对决,IBM称,这是世界上首个为与人类进行有意义辩论而设计的人工智能系统。虽然Natarajan赢了,但这一电脑系统证明了人工智能已开始拥有表达复杂观点的能力。

  2012年至今,系统辩手一直处于研发阶段,设计的目标是让其能够提出连贯、有说服力的演讲,同时根据人类对手的论点,创造自己的攻辩意见。现在,它甚至能发表自己的结辩陈词。系统辩手会使用自身数据库中的报纸和杂志文章,综合考虑人类对手论点的细微差别,来形成自身论点及发起攻辩。它在辩论时并没有连网,因此无法从维基百科这样的网站上抄袭论点。

  星期一的辩论由非营利辩论主办机构Squared US组织,在旧金山的Yerba Buena艺术中心举行。辩论的主题——是否应该为学前教育提供补贴——在辩手上台前的15分钟才给到人机双方手中,而系统辩手是支持资助学前教育的一方。

  比赛遵循传统辩论规则,双方先各做4分钟的开篇陈词,然后分别向对方发起4分钟的攻辩。最后,再进行2分钟的结辩。在辩论开始时,观众需对双方辩手进行第一次投票,第二次投票在辩论结束时进行。

  “你好,Harish,”系统辩手用一种单调的女声开口道,“学前教育补贴能够帮助打破贫困的阶级循环”,它使用完整的句子并旁征博引了一系列研究结论(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研究)来支撑自己的论点。

  Natarajan紧随其后提出反对,认为补贴会令中产阶级家庭本可用于做其他事情的资源减少,他还认为资助幼儿园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学。

  他说:“基于市场现实,总会有某些人群被收取过高的费用。”

  人类和计算机之间的一些重大差异(除外表和声音外)在辩论的攻辩环节中表露无遗。Natarajan对系统辩手的某些具体论点进行了回应,并发起攻辩——比如他说,指望一个政府拥有不受限制的预算来实施有益的计划是不现实的。

  系统辩手的攻辩,虽然听上去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但总体上更像是其最初论点的延续,而不是对Natarajan的反驳。它把最好的反驳理由都留到了结辩。但除了论点的铺排有些混乱外,一场优秀辩论的基本要素似乎都一应俱全。

  Natarajan发现系统辩手能够对具体主题和语境进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提取有用细节,这是十分有趣的现象。他认为如果把它的技能与人类的技能结合起来,“将会有令人震惊的表现”

  在辩论之前,79%的观众认为应该资助学前教育,13%的人则不同意。辩论结束后,62%的人同意,30%的人不同意。由于这场辩论的胜负是由观众对辩手而不是辩论观点的支持而定,因此Natarajan赢得了这场比赛。

  系统辩手说明了人工智能系统如何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灵活。我们习惯看到的人工智能(拥有智能语音的虚拟助理)用途十分有限,只能提供如回答特定问题等的简单功能,但IBM的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被用于解答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这有望帮助人们找到使用计算机的新方法,及借助人工智能的帮助来创造出更多的解决方案。

  IBM研究总监 Dario Gil周一在一次采访中表示:“系统辩手很好地推动了人工智能向着互动性更强、更能理解人类的方向前进。”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