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拥抱科技” 尚需过三关

  继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后,坊间又传出消息,称香港证券交易所又向网易、携程两家内地公司伸出橄榄枝,游说它们赴香港IPO。

  一些分析家指出,这些举措是根据2019年初香港证交所公布的《战略规划2019??2021》所展开的布局。这个旨在勾勒未来三年港交所愿景及战略目标的“规划”,提出“立足中国,助力中国市场更高水平开放及投资多元化”“连接全球,吸引全球资本投资中国和亚太地区资产”,以及“拥抱科技,应用新科技推动主营业务的现代化及增长”三大战略愿景。

  港交所作为老牌的国际金融中心,“拥抱科技”能否成功,格外引人关注。笔者认为,港交所“拥抱科技”有两重含义:一是在交易业务领域范畴应用更多新科技软件、硬件;二是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包括高科技企业和新领域企业在香港上市,从而拓展港交所的业务范畴和影响力。

  第一重含义,即在交易业务领域范畴应用更多新科技的软件、硬件,看起来实现难度并不大。

  第二重意义,即吸引内地和亚太其他国家、地区更多高科技、新领域企业来香港上市,实际上是“第三大愿景”、甚至不妨说,是整个“规划”能否切实“落地”的关键之关键。从阿里巴巴的顺利二次上市看,这项计划仍然具备一定可操作性,传言港交所对网易等内地相关企业的来港上市游说消息则表明,港交所决策层仍然对此抱有相当大的信心和期望。

  但是香港社会局势的稳定与否,香港在内地人、内地企业心目中的“安全性”和“友善度”,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或许,港交所仍有望说服第二个、第三个“阿里巴巴”来港IPO,但在这之后呢?可以断言,在香港投资环境、社会局势彻底明朗化之前,“拥抱科技”所能带来的将注定是有限的、“战术性”的成果。

  还应看到,今时不同往日,内地的开放度与日俱增,整个亚太地区的金融环境、形势也发生巨大转变,香港作为亚太金融中心的地位虽仍存在,却已不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不论内地高科技、新领域企业谋求海外融资,还是亚太其他国家、地区企业寻求上市,或国际资金谋求“登陆”中国内地,都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渠道,未必在港交所一根绳上吊死。

  港交所要想借“拥抱科技”实现业务突破,恐怕还要拿出更多“干货”,付出更大努力,才有希望。

  那么,港交所新一轮“规划”再提“拥抱科技”,能否避免重蹈昔日GEM(香港科创板)的覆辙?

  笔者认为需要过三关,首先,“大环境”不能继续动荡不已,否则整个港交所的吸引力都会持续下降,“拥抱科技”也势必只能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其次,港交所能否总结出一个具备足够说服力的、“高科技企业应该选择在港上市”的理由,并围绕这一理由整合平台及资源,这一点至少目前尚不明朗;第三,港交所在日后实际操作中能否始终“坚守拥抱科技的初心”,同样需要更多的“明朗化”措施。

关键词阅读:港交所

责任编辑:李欣 RF12607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