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DayCook 难以 DayDayUp

  “内容+电商+线下体验馆”的业务矩阵布局,日日煮能走多远?

  2月份,“电饭煲蛋糕”被推上了微博热搜榜,相信很多人都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看到了各路大神的“杰作”。不过,很多人应该跟我一样都是厨房小白,疫情期间钻研厨艺还是求助各类美食食谱APP。其中,“日日煮”(即DayDayCook)这款APP应该很多朋友都不陌生了。近日,有市场传言,日日煮正在筹备赴港上市事宜。

  2012年,朱嘉盈于香港成立了日日煮,刚开始只是在网络上分享其本人的烹饪视频,随着粉丝规模扩大,于2014年创办DayDayCook网店,并随后将市场扩张到内地。之后,日日煮将线上业务拓展到线下,设立线下体验馆。至此,初步完成了“内容+电商+线下体验馆”的业务矩阵布局。

  截至目前,其已经获得了超过3亿人民币融资。2016年获得来自合一资本、Mfund魔量基金以及500Startup的35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同年10月获得阿里的35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2017年,日日煮获得由K11郑志刚和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领投的1亿元B轮融资;今年8月,其获得Talis Capital、Ironfire Capital的C轮2000万美元融资。

  日日煮的业务究竟有什么亮点值得大佬们这么关注呢?

  从短视频脱颖而出

  从日日煮的发家史来看,其充分受益于短视频的兴起。

  短视频通常指的是5分钟以内的视频,满足了用户碎片化、移动化的上网习惯。特别是深受00后和90后人群的喜爱,根据 QuestMobile 调查数据显示,00后和90后占总用户规模超过50%。而00后和90后中有49.60%喜欢观看美食类短视频,这一比例仅次于搞笑类的56.20%。日日煮视频时间约为3-5分钟,一集便是一道菜,精炼、生动的视频满足了C端用户对于美食制作的追求。日日煮分享美食烹饪视频切入短视频赛道,算是开了一个好局。据日日煮官网显示,目前日日煮是全网同类型内容覆盖最多国家和地区,自媒体视频总点击量第一、订阅粉丝总数达5500万,APP注册用户数已近千万。

  

  短视频做起来后,一般都会选择做广告植入获取广告收入,但是,日日煮的路子稍有不同。日日煮凭借自有的C端数据,与优质品牌商合作开发产品,然后植入视频中,借各大视频平台传播最终引导消费。一方面可以获取该部分服务收入,另一方面也会降低陌生品牌产品广告对于日日煮本身品牌的损害。

  另外,电商也是其变现的重要方式。日日煮旗下的“小煮集市”是一家特色内容电商,结合线上视频的内容,推出相关食材包,通过天猫、淘宝等平台销售,目前已经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

  总体来说,广告、电商、知识付费等业务收入的基础均来自于日日煮积累的庞大用户群,而维持用户群的核心在于日日煮能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日日煮每个月要推出150条视频,而美食短视频赛道天花板有限,内容团队能否持续推出新鲜有趣的视频是个问题。对此,其将版图从美食拓展到美妆、旅行、家居等领域,但其美食内容基因是否移植到其他领域还有待观察。

  从线上到线下

  近年来,线上流量红利见顶,短视频等自媒体公司需要谋求出路。日日煮从2017年开始布局线下业务,目前日日煮美食生活体验馆已在全国开设5家。寻求将其线上流量转移到线下变现。

  从市场角度,随着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对于美好生活品质的追求增多是确定性事件,日日煮线下体验馆的美食主题也是居民消费中永恒的一环。但是线上粉丝向线下转化的比率能有多少呢?

  按照日日煮目前的线下店布局来看,均在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圈,目前全国仅有5家店,考虑到其粉丝量级过千万,能到线下店体验的客户想来并不多。另外,目前其线下客单价在3000-4000元,显然超过了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

  这么看来,线下店承接的只是一部分高端粉丝,转化的比率想来不会很高。根据其CEO的公开讲话,门店的成本回收期为15个月内。想来在较高的店租和人力成本绑架之下,只能充分提高坪效,客单价也难以降低。

  线下业务的扩张,会逐渐将公司从轻资产转向重资产,上市补充资本金能缓解模式转换带来的现金流压力,但其线上于线下业务的结合能否走通还要持续观察其后续发展。

关键词阅读:DayDayCook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