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了!手机四大天王集体造汽车,“雷布斯”变身“雷斯克”,小米市值秒涨900亿,传统车企沦为“代工厂”?

  金融界网2月19日消息 国内外巨头纷纷涌入汽车赛道,刚刚小米也来了,“雷布斯”化身“雷斯克”。

  据财经消息,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或亲自带队,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

  受此消息刺激,港股小米集团尾盘直线飙升,最高涨逾12%,市值超过8100亿港元,劲涨近900亿,早盘小米集团一度大跌4%。

  有意思的是,目前国内外四大手机巨头已纷纷杀入汽车领域,从苹果、三星,到华为、小米。

  另外互联网巨头也青睐有加,阿里、腾讯、百度等以各种方式切入了赛道,近期阿里就与上汽联合成立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汽车”,百度也官宣了与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合作。

  去年以来,特斯拉、蔚来等造车新势力惊人的爆发,让巨头们都把目光扫向了新能源智能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特斯拉市值达到了8000亿美金。马斯克曾经公开表示,特斯拉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

  果不其然,新年以来种种迹象显示,苹果汽车已经箭在弦上,据媒体报道,"泰坦计划"执行多年后,苹果预计今年9月发布新车,2023年正式发售。

  国内巨头华为则以另一种方式“造车”,即不造整车,而是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

  小米如何造车?目前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

  但就在今年1月底,奔驰管理层前往小米总部进行了参观考察。

  国内多位分析师都曾表示,当下的新能源汽车浪潮就像当年的智能手机。

  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共识,智能驾驶渗透率和智能驾驶能力的提高将成为趋势。以特斯拉为例,整车售价一降再降,但其自动驾驶选装包价格却连续上涨,软件业务毛利率达到70%以上。

  传统车企可能会像诺基亚一样走入历史,或者沦为“代工厂”。

  就像英伟达创始人说的,“汽车制造商的业务模式将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到2025年,许多汽车企业很有可能以接近成本价的价格销售汽车,并主要通过软件为用户提供价值。”

关键词阅读:小米

责任编辑:Robot RF1301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