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鲜香爽口的川渝火锅,粤式火锅更注重汤底食材。在国内第一粤式火锅“捞王”用餐时,不少消费者会选择先点上一份猪肚鸡火锅。猪肚和生鸡块下锅,熬制成浓白色的汤,食客不仅可以趁热喝上一碗火锅汤底,还可以将汤底食材蘸酱送入口中。
而这碗浓郁的“猪肚鸡汤”,不满足于只停留在食客的胃里,更执着于奔赴资本市场。去年9月,捞王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捞王”)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招股书因6个月未更新而失效。近日捞王二次递表港交所,引起广泛关注。
最新招股书数据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间,捞王的收入呈现较缓慢增长趋势。在收入递增之际,公司增收不增利,利润不断下滑。此外,公司流动负债净值连续三年增加,现金流疑似承压。
地域扩张或存隐忧
捞王是一家主要布局于江浙沪地区的火锅集团。招股书中呈列150家捞王餐厅,其中124家位于江浙沪地区,此外,餐厅在北京、重庆及广东等多个地区有少量分布。
为了摆脱桎梏,捞王不断尝试多项举措。公司在招股书中阐述其目标业务策略时,提及将餐厅网络扩展到新的地域市场,“计划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开设44家、60家及80家餐厅”。
一提起火锅企业的开店扩张,就不得不令人想到近年来边扩张边关店的海底捞和呷哺呷哺。海底捞在2月21日的盈利预警中表示,预期亏损的原因之一是“2021年300余家餐厅关停”。无独有偶,3月11日,呷哺呷哺发布盈利预警,亦提及公司2021年净亏损的原因之一是“全年关闭约230家餐厅导致的长期资产一次性亏损”。
现今疫情反复,消费者堂食意愿依旧受影响。火锅企业逆势扩张,就必须得承担成本增加和客流不如预期的风险。捞王在这个时机选择逆势大举开店,结果如何目前仍不得而知。
但从餐饮核心指标上来看,公司翻台率连续三年下降,从2019年的3.0次/天减少到2021年的2.3次/天。此外,捞王各餐厅每日平均服务的顾客也从285人降至211人,餐厅日均销售额连年下滑。种种数据说明,整体上看捞王的扩张的确起到了开源的效果,但具体到每个餐厅,似乎并没有提高餐厅的运营效益。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投资者网》表示:“目前捞王的翻台率并不亮眼,如果没有达到3.0次/天以上的翻台率,就算公司上市成功,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关注度、青睐度和追捧度也不会很高。”
多品牌矩阵仍未成熟
除继续开店之外,多品牌策略也是不少餐饮商家的发展路径。对于多品牌矩阵,捞王显然也预备花费一番心思。公司认为多品牌策略能够满足更多客户需求、触达不同的受众、分散业务风险和降低餐厅之间的竞争风险,目标是通过多品牌经营策略进一步多元化和拓展业务经营。
捞王旗下有三个差异定位品牌,“锅季”是一人食的迷你火锅,“捞王心灵肚鸡汤”支持快捷便利的少人聚餐,“捞王锅物料理”主打商务大气风格,三个品牌餐厅的GFA(建筑面积)由小到大。美团显示,三个品牌餐厅的消费额都在人均120元左右。
虽然品牌分工明确,但现今捞王的多元化矩阵似乎尚未成熟。捞王现有餐厅绝大多数是捞王锅物料理,该品牌餐厅有146家。而作为近两年新推出的品牌,锅季和捞王心灵肚鸡汤旗下餐厅数量则寥寥无几,美团搜索显示,锅季目前有两家坐落于苏州的餐厅,捞王心灵肚鸡汤拥有一家上海餐厅和一家苏州餐厅。
图片来源:美团
众所周知,捞王锅物料理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连锁链条。而如何让两个新品牌营销出圈、跨地域打造连锁店,或许是捞王目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火锅企业股价整体表现不佳
前有老大哥海底捞(06862.HK)和呷哺呷哺(00520.HK)于早年间在港上市,后有七欣天和捞王于今年前赴后继向港交所递表。为什么火锅企业都热衷于去香港上市呢?开源证券北京第三分公司投资顾问总监刘郁对《投资者网》表示,“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上市要求不一样,目前A股市场核准制与注册制并行,对企业信息披露的要求非常高,对盈利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港股市场都采取注册制,注册制的标准有三套,只要满足其中的一套就可以上市。”
从二级市场表现上看,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从去年2月份开始股价就一路下跌,对于两大龙头火锅企业股价的下跌,刘郁认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火锅市场的不景气,原因之一是预制菜的兴起对火锅堂食及外卖造成一定影响,火锅市场需求下滑。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
事实上,火锅本身是较为简单的烹饪方式,在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只要备好预制调料,就可以用家庭火锅代替堂食及外卖。
其次,火锅本身的技术壁垒较弱,所以新企业也可以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而对于护城河较狭窄的火锅企业而言,由于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就意味着哪怕是知名度较高的龙头公司,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值得一提的是,捞王正在一条迎合新消费业态的道路上摸索。《投资者网》发现,除入驻美团,捞王锅物料理还在微信小程序上提供外卖下单服务,且于其官方抖音号上架限时团购套餐。目前在各大社交平台上,KOL带货能较好地转换客流量,吸引食客一探究竟。在抖音和小红书上搜索捞王锅物料理、锅季以及捞王心灵肚鸡汤,可发现较多相关KOL带货内容。
捞王是否能够通过新兴的营销方式俘获年轻顾客的心和胃,其二次递表又是否能成功上市?《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
关键词阅读:捞王


- 人形机器人赛道沸腾!ETF基金再创新高,广东重磅部署零部件需求激增,这些龙头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 联想将在AIPC本地部署DeepSeek大模型,本地模型部署有望加速AIPC换机需求
- 深圳医院引入DeepSeek技术,“AI+医疗”有望给医药行业带来
- 俄乌重建预期升温,催化国际工程
- 微软发布量子计算芯片,大规模量子计算或加速到来!全面挖掘量子计算的机遇
- DeepSeek发布新论文,机构称DeepSeek推动AI算力需求大量增长
- 我国在高温超导材料取得突破,距离“人造太阳”再近一步
- 中国信通院正式启动AI眼镜专项测试,大模型将驱动AI眼镜出货量加速爆发?
- 工信部发布征求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意见稿,关注稀土龙头的投资机会
- 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方案,消费市场有望加速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