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港交所,卫龙能否站稳“辣条第一股”

  

  据6月27日消息,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或将成为“辣条第一股”。

  不过,这并不是第一次卫龙试图在港交所上市。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5月12日,卫龙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最终超过6个月仍未获批。2021年11月12日,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而今年5月卫龙的上市申请材料再次失效。

  不仅如此,此次计划募集的金额相较于一年前,也有了明显缩水的迹象。根据相关报道,此次卫龙IPO计划募集5亿美元,仅为去年首次递表时市场传闻的10亿美元的一半。

  三战港交所,卫龙上市之路似乎有些坎坷。

  依旧增长,但速度放缓

  上市之路为何一波三折,行业内的声音认为有外因也有内因。易观新消费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王方曾公开表示,“港股上市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申请IPO企业数量增多、监管趋严等多方面原因。”也有业内相关投资人认为,卫龙此前中止IPO主要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

  整体来看,卫龙虽然整个营收、净利润在疫情影响之下还在不断增长,但增速同时在放缓。

  招股书显示,2019年和2020年分别录得营收约33.85亿元和41.2亿元,卫龙2021年营收约48亿元,同比增长16.5%,双位数的增长仍是不俗,但低于2020年21.7%的营收增速。

  净利润上,2021年为8.27亿元,相较于2019年和2020年的6.58亿元和8.19亿元,净利润的增速明显下滑,增幅仅1%不到。净利润率同样也在下滑,2021年卫龙的净利润率为17.2%,低于2019年和2020年的19.4%、19.9%。

  2021年,食品饮料公司均迎来供应链涨价潮,据招股书显示,作为卫龙辣条的主要原材料大豆油,从2018年的5.7元/千克上涨至9.6元/千克,涨幅明显。而卫龙去年一直未有动作,直至今年四月才进行涨价以平衡原料成本上涨带来的挑战。正因为此,卫龙在2021年毛利率下降了1.7%,进而拖累卫龙整体净利润率。

  同时,一直扩大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也是卫龙净利率下滑的原因。据招股书显示,品牌的经销及销售费用从2020年32%的同比增长率提升至2021年的40%,而管理费用则从2020年45%的同比增长率涨至2021年的79%。

  卫龙宣称,经销及销售费用主要用于增强线下和线上销售以及经销网络。

  目前,卫龙的线下经销网络覆盖县域数量由2019年的513个增至现今584个,零售终端也从2020年的57万个扩充到2021年的69万个。

  而从线上看,品牌在天猫等平台自营店开始加大广告及促销力度,同时还寻求抖音及快手等新电商平台合作。入局线上较晚的卫龙,一定程度上错失了电商红利。在线上获客成本高,投入产出比较低的当下,此举加剧了卫龙在销售费用上的支出。

  不再靠“辣条”走天下

  卫龙背后的资本大有来头。去年4月,卫龙首次公布了一笔 35.6 亿元的A轮融资。吸引了大量一线明星机构,包括CPE源峰、高瓴、腾讯、红杉中国、 云锋基金、厚生投资、海松资本等。仅Pre-IPO前的一次融资,就让其估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卫龙能受到这么多资本宠爱,其“优势”自不必多说。

  品牌所处的辣条赛道增长快,品类本身具备成瘾性强、价格亲民且消费高频等特征,而卫龙正是这条赛道上的老大,品牌的国民度高,几乎没有人不认识它。

  卫龙成立于2001年。品牌较早地洞悉消费升级的趋势,在零食安全、包装上进行革新,一改消费者对辣条产品油腻、不健康的刻板印象。至今,卫龙已逐步成长为集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辣味休闲食品企业。

  可以这么说,是辣条成就了卫龙,从招股书中看,至今,辣条依旧是卫龙最核心的产品品类,2021年其占比为60.8%。不过,败也容易败在只有“辣条”上,卫龙也深知这样的问题。在产品创新上,品牌在辣条之外,不断在开辟各种各样产品,如魔芋爽、海带、豆皮等,甚至还有泡椒凤爪、香辣小鱼仔、鱼丸、小香肠、小鸡腿等。

  据卫龙宣称,为优化产品组合以及提高毛利表现,品牌去年对若干产品进行停产。总体来看,蔬菜类制品表现出色,占比不断在提升。招股书上看,2021年的蔬菜制品收入为11.68亿元,占比从2019年的19.6%涨至2021年的34.7%。蔬菜制品主要包括魔芋爽及风吃海带,为近年卫龙销量增速最快的品类,2020年营收同比增速达到75.6%。

  卫龙的另一个问题则是渠道单一。卫龙在招股书中坦言,由于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售及经销售卖产品,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卫龙以往过于依赖第三方经销商将卫龙的产品投入市场,而公司未必能够控制卫龙的经销商及彼等的次级经销商。如果卫龙无法掌握经销商的变化,将会为卫龙增添不少支出。

  为此,卫龙近些年改变了经销商策略,开始执行严格的经销管理制度。从2018年到2019年,卫龙经销商数量从982个大幅增加至2592个,又在2020年,净减少了642个。

  另一方面,过于依赖经销商,则无法直接触及消费终端,不能及时了解消费端的需求变化。为此,品牌在加速线上直营的布局,这对于新品研发和测试也有不小帮助,此前卫龙已经通过线上测试了辣味肉松饼、辣条火锅、礼盒等新品。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线下经销商贡献了88.5%的收入,线上直营仅占比5.2%,虽然比起2019年的3.2%有所提升,但贡献依旧较小。目前,卫龙在电商平台的布局还处于初步阶段。

  至于上市后的卫龙怎么走,笔者认为品牌不能只满足于“辣条第一股”的称号,而是应该将目光放在更大的休闲食品万亿赛道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休闲食品市场之一,2020年市场空间达到7749亿元,预计后续CAGR为7.3%,2025年有望破万亿。卫龙所处的调味面制品&;;休闲蔬菜&;;休闲豆干市场为990亿元,占10.61%,而卫龙2020年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中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的份额分别为1.2%、5.7%,依旧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此,品牌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打造“多元化”策略,即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布局,以打开市场天花板,以及降低整体经营风险,仅以“辣条”走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

关键词阅读:港交所 卫龙

责任编辑:赵路 RF13155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
全部评论
金融界App
金融界微博
金融界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