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中旬,登陆北交所仅三个月左右的锦波生物股价涨超200元,成为北交所开市以来首支200元“股王”。
2024年3月20日,锦波生物交上上市后首份答卷,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96%,毛利率超9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4.6%。
2024年3月29日,锦波生物召开上市后首次年度业绩会,称“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型生物材料企业”。
然而,同曾经的玻尿酸一样,胶原蛋白市场正日渐拥挤。
王牌产品销量超57万瓶
2023年年报显示,锦波生物去年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增长90.16%;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增长174.6%。
从具体业务来看,锦波生物医疗器械实现收入6.8亿元,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122.66%;毛利率达93.18%,较上年同期增长4.89%,该项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高达87.2%。
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的销售增长,锦波生物将这归功于单一材料医疗器械产品销量的增加,该类产品2023年实现营收5.65亿元,同比增长254.65%。其中,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是锦波生物的王牌产品。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2023年销售超过57万瓶,薇旖美销售团队135人,覆盖终端医疗机构约2000家。”锦波生物在业绩会上称。
2023年报显示,除薇旖美外,锦波生物的“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也在2023年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成为国内重组胶原蛋白领域第一个和第二个三类医疗器械植入剂产品。
此外,在胶原蛋白原料供应方面,锦波生物去年与欧莱雅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财报显示,2023年原料及其他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42.89%。
从玻尿酸到胶原蛋白
过去几年,凭借着“万物皆可玻尿酸”的口号,以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为代表的“医美三剑客”脱颖而出。但随着市场的日渐饱和,以及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玻尿酸不再像以往那样受到青睐。与此同时,胶原蛋白又同样打着“万物皆可”的口号到来。
综合多家上市公司的招股书数据看,玻尿酸功能性护肤品/医用敷料的毛利率在75%—85%;重组胶原蛋白功能性护肤品/医用敷料的毛利率可以达到85%—90%,明显高于玻尿酸。
不可否认,锦波生物在胶原蛋白市场的确存在着领先性优势。除上述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两大产品外,锦波生物还在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胶原蛋白的更多应用场景。2023年锦波生物研发费用8497.7万元,同比增长87.12%。
此外,锦波生物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已完成包括1型、3型、17型等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的主要研究。在妇科、泌尿科、皮肤科、骨科、外科、口腔科、心血管科等领域持续开展应用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同最初的玻尿酸一样,胶原蛋白市场繁荣却也不缺玩家。
红海赛道竞争激烈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中国胶原蛋白整体的市场规模从97亿元增至3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33%。预计到2027年,中国胶原蛋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38亿元。庞大的市场诱惑着越来越多的玩家涌入。
2022年11月,巨子生物于港交所上市,成为“重组胶原蛋白第一股”。2023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实现营收35.24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14.51亿元,同比增长44.9%。
巨子生物目前虽暂未取得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但其表示,公司在重组胶原蛋白针剂领域共储备了4款产品:重组胶原蛋白液体制剂(水光)、重组胶原蛋白固体制剂(改善鱼尾纹)、重组胶原蛋白凝胶(针对中重度颈纹)、交联重组胶原蛋白凝胶(针对中重度法令纹)。前两款产品预计在今年二季度获批;后两款产品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获批。
“玻尿酸巨头”华熙生物也同样瞄准了胶原蛋白赛道。早在2022年,华熙生物便以2.33亿元收购深耕胶原蛋白市场多年的益而康生物51%股权。
去年9月,华熙生物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公司目前有七八种在研胶原蛋白,已经实现大分子的重组胶原蛋白制备,并于8月份完成了重组Ⅲ型人源胶原蛋白原料产品的上市,该产品具有修复、促伤口愈合及胶原再生等功效。下一步将会稳步推进自产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料在护肤品中的应用。
还有在2022年获得资生堂领投A轮融资的创健医疗。其在今年2月下旬,宣布Ⅲ型重组人胶原蛋白研发成功。国金证券研报显示,重组人胶原蛋白是重组胶原蛋白的最高一级,目前仅有东万生物、创健医疗公开宣布突破技术瓶颈。据了解,创健医疗目前已进入冲刺IPO阶段。
未来,锦波生物如何守住先发优势,胶原蛋白市场竞争格局走势又将如何,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