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1800万私家车主和3.68亿用户,嘀嗒出行与多家伙伴合力开拓汽车后市场新机遇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以及今年以来促进汽车消费升级等一系列举措出台,汽车后市场也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那么,作为头部顺风车平台,以及拥有海量活跃私家车主的出行平台,嘀嗒出行在汽车后市场开拓方面将有哪些新机遇与新路径?
近日有消息称,嘀嗒出行正在与汽车后市场的多个主要玩家推进深度战略合作,并依托顺风车场景各个环节,与合作方充分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实现对各自业务增长的有效助力,共同开拓车后市场增长新机遇。
据悉,嘀嗒出行在汽车后市场领域探索的合作路径,将有别于常规流量对接变现模式,而是与合作伙伴进行深度共创,通过双方数据打通,依托顺风车场景各个环节,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车后服务。“总而言之,就是会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与技术优势,各自用户生态价值,去探索更多创新的方式方法,创新优化车后服务体验,为合作双方带来更大增量。”嘀嗒出行一位内部人士表示。
比如在车险方面,嘀嗒出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开发顺风车行程险已运行多年,是用户合乘的标配保障。据悉,目前嘀嗒出行正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更多场景化定制保险,比如宠物险、飞机延误险、迟到险等;以及,基于多维度驾驶行为数据评估车主驾驶安全系数,来为具体线路和行程的车主乘客提供加强险等。
这一基于与合作伙伴深度绑定和数据打通,来共创车后服务新模式新体验的创新方式方法,也将运用到嘀嗒出行在其他车后领域的合作中,比如二手车、保养等。
在不久前的嘀嗒出行2024年中期业绩沟通会上,嘀嗒出行创始人&CEO宋中杰提到下半年及未来发展四大展望时曾透露,“将持续专注优化用户体验,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用户粘性和提升用户价值,包括将为庞大私家车主用户提供多元化车后服务,通过与可靠的合作伙伴合作,确保用户享受到高品质、价格合理的车后服务,为用户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和保障。”
同时,嘀嗒出行也会持续寻求与理念契合、实力雄厚且具有良好口碑的合作伙伴来进行深度合作,多种渠道扩张用户规模,还将结合合作伙伴优势,充分挖掘各业务场景中的潜在需求,来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情况下的出行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3.45亿辆,其中,汽车新注册登记今年上半年新增1242万辆,同比增长5.70%。
这为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而“互联网+”则让其进一步提速,也促进了更多跨界合作。根据前瞻网预测,202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已接近6万亿元,2027年有望增长至近9.8万亿元。
而截至2024年6月30日,嘀嗒出行注册用户已达3.68亿,认证私家车车主达1770万名,上半年同比增长17%。若以注册车主数量计,嘀嗒顺风车车主规模预计超过3000万。同时,根据嘀嗒出行上市招股书,2023年,嘀嗒顺风车每月活跃车主和乘客分别同比增长33.3%和29.7%。
业内人士认为,顺风车车主由于都是私家车车主,在车后领域的消费需求和潜力更加巨大,且车主在顺风车平台的使用频次、活跃度和粘性更高。同时,出行平台与车后服务平台的用户生态存在较强互补效应,通过紧密合作与深度共创,将为庞大私家车主群体提供更优质、超值、个性化的车后服务新体验,也为合作双方带去更多新的增长空间。
- 八部门完善报废汽车回收利用体系 行业迎来新一波发展高峰
- 2025春节档电影预售票房破7亿,史上最强春节档来了
- DeepSeek超越ChatGPT!登顶苹果美国区免费APP下载排行榜,DeepSeek概念股全梳理
- 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头部险企年输血A股或超8000亿
- 盘前公告淘金:多股筹划重大事项,世纪鼎利总经理自愿放弃领取薪酬,3股2024年净利润预增超10倍
- 千帆星座第四批成功组网,卫星互联网迎来拐点
- 豆包模型毛利率已能达到50%,国内AI产业追赶海外效果开始体现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密集催化,PEEK材料需求增速有望更趋陡峭
- 中国首款足球人形机器人亮相,关键技术国产替代加速
-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印发,这些行业迎新一轮机遇